|
当我们用很自然的语气谈论着国企民企外企的时候,我们经常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三种企业?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文化。大概有人会砸我了,怎么又是这个扯不清的鬼玩意,还真的是就是它。文化这个词,最近这些年很时髦,大家都喜欢往它身上蹭,不过大多干的是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典型如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这个东西其实没太多花头,往白了说,就是一个群体的整体习惯思维活动,窝在一起的一群人,以同样的方式考虑问题,按同样的方式做事情,经过几代人的传递,这些个方式就可以扣上文化的帽子了。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群体性的习惯力量更是强大无比,生长在一个圈子里,必然会受到群体性习惯的影响,是所谓文化熏陶。对于社会来说,经济是基础,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所以社会文化在企业身上的反映必定极其强烈,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样的种子撒到不同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东西差别甚大。举一个例子就能证明这一点。都是外企,欧洲企业,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就各不相同,欧洲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相似性很高,日本的企业与欧美的企业就存在很明显的不同;再看各自的文化构成,欧洲和美国的文化可以说同出一源,三百多年前人家本来就是一家人,日本呢,除了自己民族的东西,还受到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巨大的影响。内核决定表象,可见一斑。日本这个参照物非常重要,后面还要说到。
回答了这个问题,又引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文化不同能解释企业存在中外之分,那中国的企业还有国与民之分如何解读?这个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文化碰撞。历史上中国本土文化第一次受到外来文化的碰撞是在汉朝,佛教传入中国,和中国的固有文化碰撞融合后成为一体。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一些词汇,都来自于佛教,比如刹那、弹指、现身说法、三生有幸,等等,当然这个融合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经历了非常多的反复与斗争,不多说了。而第二次受到外来文化的碰撞,正是当下,这个过程发端于1840年鸦片战争,真正开始于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但在中国文人眼中,这只是一次战争失败,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落后,中国文人从骨子里依然瞧不起西方的文化,还是觉得自己的东西比西洋人的好,武力上的吃瘪不意味着思想上的落后。袁世凯复辟是一根导火索,激起新文化运动的几位干将扯起大旗批斗孔教,大力宣传西方文化思想,及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达到顶峰,西方文化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碰撞。文化的碰撞,大约有三种结果:一方吃掉一方,双方合为一体,一方赶跑一方,不管最终是哪一种结果,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第二次文化碰撞从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了,前面几十年战火不断,新中国成立后又遭到西方封锁,直到改革开放,才算是真正进入到发展阶段。把国企和外企放在两边,民企放在中间,比对一下就能看出值得玩味的地方,国企和外企的特点都比较鲜明,民企呢,有的地方和国企像,有的地方和外企像,剩下的地方变来变去,不太成系统,没法用准确的语言形容他。这就对了,民企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碰撞的典型反映,兼有特点,游移未定,随着中西文化碰撞的继续,民企也会不停地发生变化,文化碰撞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样子,民企的最终结果也会是这个样子。
文化碰撞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关于这一点,问问国企和外企就知道了,他们都深有体会。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处于守势,国企很痛苦,因为大门一打开发现人家居然比自己强那么多,人家的虎皮一挥,自己的大将小兵呼啦啦跑了一大片。碰撞了三十年,外企开始头痛了。在中国做生意,必然要用中国人,可该用到什么程度实在是没谱,因为中国的文化太厉害,抗打击能力和反渗透能力超强,一旦中国员工的规模和地位成了气候,倒过来把企业原来的文化给影响了,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有些外企曾经搞过比较大规模的本土化,后来发现坏了,在中国的土地上让中国人管外企,把企业管成了中国式外企,再想改回来难似登天。老侠客说的那些情况,就是这么回事。
说到日本,还有点尾巴,改天继续漫谈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