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98|回复: 9
收起左侧

[HYDROCOMP] 有人知道DTMB3686是什么类型的螺旋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9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10金币
本帖最后由 du__hast 于 2015-4-19 17:29 编辑

想知道该类型的螺旋桨桨叶轮廓尺寸表。新人没啥金钱,求帮助。
下图是该桨的参数

1

1

2

2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这些专业术语我不懂呀 不过我帮你百度了下有两个答案 你看下 1.NACA66翼型采用的弯度线,即在80%弦长范围内具有均匀的压力分布。 2好长的 1对其他半径上的剖面的设计目前还是用文中所述的近似处理。调整后的新螺旋桨的0.8R剖面上压力分布与二维Eppler剖面的压力分布符合得相当好。  2B样条曲线和曲面拟合二维剖面和三维桨叶  2.1B样条方程  B样条在几何表达上有很大优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15-4-19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这些专业术语我不懂呀   不过我帮你百度了下有两个答案  你看下    1.NACA66翼型采用的弯度线,即在80%弦长范围内具有均匀的压力分布。                    2好长的        1对其他半径上的剖面的设计目前还是用文中所述的近似处理。调整后的新螺旋桨的0.8R剖面上压力分布与二维Eppler剖面的压力分布符合得相当好。[br]  2B样条曲线和曲面拟合二维剖面和三维桨叶[br]  2.1B样条方程[br]  B样条在几何表达上有很大优点,其控制的连续性可以调整,用较少的顶点就能表达整个曲线或曲面。具体应用时,分为两种算法:一是由控制多边形(多面体)顶点计算(正算过程)B样条曲线(面),另一是由原始数据点反算控制多边形(多面体)顶点。[br]  曲线y=y,,x以参数方程式表达:x=x,,u,y=y,,u,u为参数。[br]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直接考虑的是曲线形状而不是控制多边形的形状。有了初始曲线,反算出控制多边形,对控制多边形作修改,得到符合要求的曲线形状。通过对数据点的积累弦长参数化,可以列出方程组,解之可得到控制点。[br]  上述两种算法比较繁杂,而且对于不同的曲线形式(开曲线、闭曲线)处理的方式也不同。[br]  2.2B样条曲线拟合二维剖面的几何形状[br]  三维曲面的正算和反算都是两次B样条曲线的正算和反算得到的。因此,首先校验B样条曲线拟合二维剖面几何的准确性。校验对象选取几个不同形式的剖面,这也是指定压力分布设计二维剖面的第一步。最后比较原始剖面与拟合剖面的符合程度。剖面选取以下3种形式:(1)对称NACA剖面:NACA66mod a=0.8剖面形式,最大厚度为10弦长,拱度为0;(2)不对称NACA剖面:NACA66mod a=0.8剖面形式,最大厚度为12弦长,最大拱度为5弦长;(3)Eppler剖面:后面工作中用到的一个Eppler剖面,最大厚度为3.5弦长,最大拱度为1.3弦长;原始剖面和B样条曲线之间的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定义为对应点之间的纵坐标的差别,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与最大厚度的比值。数据点编号顺序为:从随边的下表面开始,经过压力面到导边,再经过吸力面到随边的上表面。共采用37个控制点来构造B样条曲线。[br]  上述结果表明,B样条曲线能够比较精确地拟合二维剖面。[br]  3指定压力分布设计水翼和桨叶的方法原理[br]  3.1概述[br]  指定压力分布设计水翼(螺旋桨桨叶)的工作很早就有学者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目标的压力不能任意给定。目标压力分布要符合物理上的可能性,否则得出的几何剖面是不成立的,如剖面不封闭,上下表面在不是导边、随边的地方交叉,或是工程上不能接受的畸形。故本方法立足于先有个初始剖面,在此基础上作修改来求出新二维剖面或桨叶剖面。[br]  本文应用上述原理,设计指定压力分布的二维剖面和指定压力分布的螺旋桨。当压力系数差别的最大值满足事先给定的允许误差时认为迭代收敛:分布设计桨叶上的多个剖面还存在困难,本文只控制最关注的0.8R处的压力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建立Jacobi矩阵时,由面元法预报的压力分布需要插值到控制点对应的弦向位置。[br]  3.2设计二维剖面的方法[br]  3.3设计螺旋桨叶片的初步方法[br]  由于现阶段还不能实现对整个桨叶压力分布的控制,只选择最重要的0.8R处控制压力分布。迭代后剖面形式(拱度分布形式、厚度分布形式)会有所改变,把这种剖面分布形式应用到所有半径上的剖面,这样对桨叶的B样条曲面拟合近似为对剖面的B样条曲线拟合;各剖面的最大拱度比(fmax/C)和最大厚度比(Tmax/C)沿径向分布由原始分布形式结合迭代后的0.8R剖面的值确定;螺旋桨的螺距暂不作改动。[br]  4设计计算实例[br]  4.1指定压力分布的二维剖面设计[br]  本节验证第3节里描述方法的正确性。[br]  先给出目标剖面和攻角,用其压力分布作为目标压力分布;然后另给定一个初始剖面,在相同的攻角下计算它的压力分布,该压力分布作为迭代的初值;迭代后得到的新剖面和对应的压力分布,与目标剖面的几何和压力分布进行比较。[br]  (1)目标剖面为NACA66mod a=0.8剖面形式,最大厚度为10弦长,最大拱度为0;初始剖面为同样的剖面形式,最大厚度为5弦长,最大拱度为0。[br]  (2)目标剖面为NACA66mod a=0.8剖面形式,最大厚度为12弦长,最大拱度为5弦长;初始剖面为同样的剖面形式,最大厚度为5弦长,最大拱度为1弦长。[br]  上面都是攻角为0的情况,三个迭代得到的剖面的压力系数与目标压力分布的差别都在0.0001以下,剖面几何相对误差不超过0.77。攻角在-11°11°范围内都能收敛得很好,在这个范围外收敛有困难。[br]  上述结果表明,对于物理上存在的二维剖面(目标剖面)在一定攻角下产生的压力分布(目标压力分布),可以由一个初始剖面(可能相差很大)经过迭代,得到与目标压力分布符合程度很好的剖面。[br]  4.2指定压力分布的螺旋桨设计[br]  作为第3节方法的验证,把文献中的NACA螺旋桨稍作改动,各个剖面都用0.8R剖面的剖面形式。把这个桨作为目标螺旋桨,并用面元法算出它的压力分布作为目标压力分布;为了考察初始剖面对收敛的影响,用一个剖面形式差别很大的Eppler剖面去替换原来的NACA剖面,得到初始螺旋桨并算出对应的初始压力分布。下面的任务是按目标压力分布找回目标螺旋桨。迭代得到的螺旋桨与目标螺旋桨吻合得比较好,0.8R上剖面几何相对误差不超过0.066,控制点对应的压力系数的最大误差(△cp)在0.0012。这里只给出0.8R剖面的几何和压力分布比较,其他半径上的几何和压力分布与此类似。[br]  当初始螺旋桨的剖面形式选用目标桨的剖面形式,只是拱度和厚度变化时,也能收敛到目标桨,并且收敛得更快。[br]  上述结果表明,即使螺旋桨的几何比较复杂,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比较多,对于一个实际存在的目标桨叶(对应于目标压力分布),可以选取一个比较接近的初值,当压力分布经过迭代收敛到目标压力分布时,桨叶的几何也收敛到目标桨叶,甚至这个初值可以和目标相差比较大也能收敛得很好。[br]  4.35415舰Eppler剖面螺旋桨的改进设计[br]  4.3.1概述[br]  CSSRC针对5415舰进行螺旋桨设计,桨叶数N=5,盘面比AE/A0=0.95,设计进速系数J0=0.975,推力系数KT=0.212。首先,用升力面和面元法耦合设计了5415舰的常规NACA剖面形式的螺旋桨(以下简称NACA桨),再针对0.8R剖面,设计一个空化斗比较宽的Eppler剖面(以下简称Eppler剖面1,最大厚度为4.5弦长),把二维剖面的厚度分布直接用到三维问题中,以负荷分布作为目标,用升力面理论重新设计得到了一个新的螺旋桨(以下简称为Eppler桨1)。由于这个设计过程是基于线性化理论,把厚度和拱度分开考虑,设计得到螺旋桨的压力分布与二维剖面的压力分布不是严格一致。本文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br]  4.3.2第一部分[br]  调整0.8R处的剖面形式,使得0.8R处的压力分布逼近Eppler剖面1产生的压力分布。为了使整个桨叶保持光顺,把调整后的0.8R处的剖面形式应用到所有剖面。新设计的螺旋桨(以下简称为新桨1)的主参数(弦长比,螺距比,侧斜,纵倾,导边到中心,随边到中心)与Eppler桨1的主参数一致,最大厚度比、最大拱度按照Eppler桨1的径向分布形式结合0.8R处的值确定。[br]  从压力分布来看,与Eppler桨1相比较,新桨1在0.8R处的压力分布与二维Eppler剖面1的压力分布吻合得更好,控制点对应处的压力系数的最大差别为0.021。[br]  0.8R剖面处,Eppler桨1的最大厚度为4.5弦长,新桨1的最大厚度为6.6弦长。[br]  4.3.3第二部分[br]  第一部分的工作已经达到了指定压力分布设计螺旋桨的目的,虽然只是控制一个剖面上的压力分布。出现的问题是新桨1所有剖面的厚度增大了46.7,0.8R处剖面的最大厚度达到6.6弦长,螺旋桨重量增加,在工程上是不希望的。本部分的工作是要解决剖面过厚的问题。[br]  从上一部分结果来看,为了使三维压力分布与二维压力分布一致,剖面要加厚大约50。因此重新设计一个厚度比较小的Eppler剖面螺旋桨,期望在调整剖面形式达到二维压力分布以后,剖面不至于很厚。重新设计Eppler剖面,减少空化斗的裕度以便控制厚度。设计得到的剖面以下简称为Eppler剖面2,其最大厚度为3.4弦长。用升力面理论重新设计得到了一个新的螺旋桨(以下简称为Eppler桨2)。参照上一部分的做法调整剖面形式,重新得到的螺旋桨以下简称为新桨2。[br]  从压力分布结果来看,三维压力和二维压力基本一致,控制点对应的压力系数的最大差别为0.014。[br]  剖面的厚度也得到了控制,新桨2在0.8R处的最大厚度为4.93弦长,Eppler桨1最大厚度为4.5弦长,已相差不大。[br]  4.3.4非设计工况下性能的比较和分析前面只是关注0.8R剖面,压力分布也是在设计工况下评估。下面分析在非设计工况下桨的性能,预报程序为CSSRC发展的面元法预报程序。[br]  5结论和展望[br]  由于只控制0.8R半径上的压力分布,试分析了这个剖面在高负荷J=0.7的均匀来流中的压力分布情况,它的吸力峰值要比原桨低。因此可推断,假若控制多个剖面上的压力分布,会使多个剖面上的吸力峰值都有改善。进一步的改进方向是要对多个剖面达到指定压力分布来设计螺旋桨.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楼主你的图纸就这几张是吗?没有别的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根据你这个图纸的叶宽来看的话  应该是属于MAU或者B型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大牙勇 发表于 2015-4-20 16:40
根据你这个图纸的叶宽来看的话  应该是属于MAU或者B型浆

我是从这篇文章里《对转桨定常面元法水动力性能预估》看到的,你可以看下。百度文库里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是个小桨模型,还是对转桨?你做这个有什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本帖最后由 du__hast 于 2015-4-20 22:39 编辑
shhu888 发表于 2015-4-20 20:42
是个小桨模型,还是对转桨?你做这个有什么目的?

是个对转桨的前桨,我想把它的3D模型建出来做下仿真。
我是学机械工程的,所以对这些不是很懂。


补充内容 (2015-4-21 09:09):
也是个桨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du__hast 发表于 2015-4-20 17:05
我是从这篇文章里《对转桨定常面元法水动力性能预估》看到的,你可以看下。百度文库里有。

0.0    他给的也不是很清楚  也只是给了个叶宽、叶厚什么的   其它什么尺寸都没给   你要叶形轮廓什么的得自己弄了    范例没有那么清楚的给出把   这种对转螺旋桨我都还没做过呢··  感觉理论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大牙勇 发表于 2015-4-22 08:41
0.0    他给的也不是很清楚  也只是给了个叶宽、叶厚什么的   其它什么尺寸都没给   你要叶形轮廓什么的 ...

那你知道NACA66mod/a=0.8是什么意思吗?  66mod是代表的哪些参数?还有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我自己认为mod66   应该就是0.66R处的剖面图把   我们设计师也有时会出现0.66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1 02:35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