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电子技术的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推动着信息技术在全球各行业各领域不断的创新应用。在我国,党和**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明确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从2000年至今的10年间,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它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传统理念和思维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30%的企业全部或部分使用了信息化管理方式,特别是在银行、金融、保险行业,信息化的应用比例甚至达到了100%。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促使了信息化的社会化。不久的将来,信息化将不再是企业或者个人的行为,而演变为社会的行为。这股强大的数字化浪潮也必将推动传统的航运运输服务业进行崭新的变革。 什么是“数字航运”?
社会化的信息化建设行为将为航运业带来“数字航运”的变革,那什么是“数字航运”?
要介绍“数字航运”,就不得不讲到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作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讲演中提出的“数字地球”这一新概念。他提出,“数字地球”即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数据的计算机分析和表示系统,它可以将地球上的所有信息系统连接,使地球成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不论是工作或是生活,人类的衣食住行将通过网络连接起来。
“数字航运”则可简单理解为是“数字地球”在航海运输服务业中的具体应用: 即是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思想,在航运业上下产业链中构建数字通讯、数字商务、数字管理等信息系统;然后再将航运产业链中各公司的系统在统一的商务平台下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整合和业务应用共享,把所有企业有关的商务、生产、运输等业务信息和业务需求无缝集成到“数字航运”产业链信息化平台的框架中;再利用网络将这些信息发布在信息平台上,以实现统一的信息共享、业务链接和商务服务;从而最终实现航运产业链整个业务环节业务的互联互通,达到跨公司、跨地域的高效的业务协同。 “数字航运”的应用价值“数字航运”的实现,将提供给航运产业链各企业统一的业务平台和商务连接渠道,使以往在海运业务过程中需要人为进行管理和处理的事件通过计算机系统得以自动统筹安排,使业务开展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Ø
企业内部管理:航运产业链的各信息系统将能够让企业使用计算机系统来规范化、协同化管理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包括内部业务流程、财务商务管控、固定资产维护等等。 Ø
上下游供应链衔接:船代、货代信息系统将与各个船东的业务系统直接相连,实现跨公司的业务无缝集成;彻底改变由于业务信息传递渠道单一和事务协调繁杂引起业务办理效率较低的现象,并多方位、实时获取商机。 Ø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建立行业人才数据管理中心,将所有在册人才的任职数据和个人成长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并将人才信息推送到各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中,使企业可根据需求情况进行人才的查询和筛选。同时使得人才考核培训和晋升通过系统得到公平有效的体现。 Ø
港口业务方面:港口信息系统将自动从各个船东的调度系统中获取船舶当前状态以及到港时间信息,自动对进出港口的船舶进行排期并协调指导港口商务、港口物流和进出口政务工作开展。 Ø
修造船业务方面:除了对业务、运输和商务环节的信息化支持外,“数字航运”还包括了对航运生产环节的支持:即航运企业信息系统与修造船信息系统的衔接。修造船企业的生产、商务信息将随时与船东方进行交互,一方面使修造船企业明知和预知当前生产状况,准确排期并精确管理物料配送及固定资产,使得生产过程管理、成本控制和人力调配通过计算机的统筹安排得到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则使船东方不再担心生产状况不明引起的交付和商务环节出现问题。 “数字航运”的建设过程“数字航运”平台将会给航运产业链带来巨大的价值,而平台本身的建设则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笔者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经过以下几大步骤: 第一步: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是“数字航运”应用的根基,只有产业链中各企业具备了规范化的信息系统才能进行跨企业的业务流程衔接。
第二步:建立信息化业务流程规范
产业链信息化业务流程规范的制定是“数字航运”应用的核心,有了这一核心我们才能够实现规范化的业务流程衔接,开展跨公司的业务流程协同。
第三步:制定上下游各级信息系统的统一接口标准
依照业务流程规范,从技术上制定各个信息系统的应用衔接规范。
第四步:系统的集成以及数据安全认证
完成各系统的开发和衔接工作,并采用各项数据安全技术确保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与第三方凭证系统集成,用于公正平台上的各项业务数据信息。
第五步:平台的统一维护和管理
最后开展对“数字航运”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数字航运”建设的主要难点“数字航运”的建设为什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本身系统建设所需较长时间外,从当前国内航海运输产业的信息化特点来看,也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业务环节众多,信息化建设复杂:航海运输业务的整个流程,从揽货开始到到港配送结束。其中包含了揽货商务、进出口政务、船舶承运、海上运输、港口装卸等众多的环节,而这每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的。如此众多的环节,要实现业务的协同则需要大量的信息子系统进行配合和管理。而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覆盖产业链各企业所有分子业务需求的管理软件。 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 对于整个国内的航运产业链来说,信息化程度并不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航运业的信息化建设比例仅15%不到,信息化建设也停留在全国少数几家大型的航海运输企业,这远远落后于30%的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均水平。落后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大的限制“数字航运”建设的步伐。 行业信息化经验匮乏,难以引进国外先进系统: 由于我国航运产业链中各企业在生产模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同行存在的较大差距,再加上国内管理的环境、理念、体制上的特殊性,这导致了我国无法引进国外较先进的航运产业链信息化系统,至今仍缺乏信息化案例。 从以上三大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航运产业这个特殊的产业链内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数字航运”平台,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的第一步,则是提高航运产业链条上各企业的基础信息化建设水平,使企业感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而这也是建设“数字航运”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