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77|回复: 16
收起左侧

[其他] 基础问题:Q235的钢板的屈服强度,拉和压的时候是一样吗?哪个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日本
基础问题:Q235的钢板的屈服强度,拉和压的时候是一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09-2-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是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我同意楼上的
办公室意见不统一,觉得这是个基础问题,所以来共享一下
很多人都说,受压的时候屈服强度高,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235mpa指的是其抗拉时的屈服强度,而其抗压强度极限远远大于抗拉强度极限

[ 本帖最后由 文雅的撒旦 于 2009-2-24 10: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原帖由 文雅的撒旦 于 2009-2-24 10:42 发表
235mpa指的是其抗拉时的屈服强度,而其抗压强度极限远远大于抗拉强度极限


有根据吗?
这是塑性材料,不是砖头阿,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对于板材,结构计算中单纯的受压较为少见,通常记住其许用应力和屈服强度就够了,其他的数据书上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理论上是一样的,否则算强度时岂不得算两个,当然实际中稍微有点区别。如果是铸铁,那肯定是抗压比抗拉大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找找材料力学或修造船手册等,查一下就知道了。一般都是抗压比抗拉的大,不过钢材的好像有不少一样的,Q235只的是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 本帖最后由 xuehu122 于 2009-2-24 11: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对于Q235低碳钢:
低碳钢的压缩与拉伸区别.bm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从分子间作用力来分析一般物体普遍来说都是抗压要强于抗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楼上的很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原帖由 xuehu122 于 2009-2-24 11:02 发表
找找材料力学或修造船手册等,查一下就知道了。一般都是抗压比抗拉的大,不过钢材的好像有不少一样的,Q235只的是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手册上有?拿出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E*应变,无论拉伸还是压缩,E是不变的;
当应力水平达到屈服应力时表明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而这个点对于拉伸还是压缩都是一样的。前面的那张曲线说明了这个问题。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拉伸和压缩会有不同的走势: 拉伸阶段很快结束,达到断裂破坏;而由于Q235 有良好的塑性,而无法明确定义其压缩破坏的点。
总结:对于一般弹塑性材料,屈服极限是唯一的,无论拉伸还是压缩。而强度极限则不同,压缩极限可能远大于拉伸极限。

[ 本帖最后由 chin_bingjun 于 2009-2-24 12: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谢谢楼上的支持这个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原帖由 chin_bingjun 于 2009-2-24 12:13 发表
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E*应变,无论拉伸还是压缩,E是不变的;
当应力水平达到屈服应力时表明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而这个点对于拉伸还是压缩都是一样的。前面的那张曲线说明了这个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这个说法有问题。应力=E*应变是在比例极限阶段成立,而不是弹性阶段成立,弹性阶段的最高点就是屈服极限,而比例极限比屈服极限稍微小一点,所以工程中在弹性阶段也直接用这个公式。观察那两条线就能发现,直线阶段和屈服点之间是有一段小圆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上说的用图形能最直观表达,就是9楼的图片,一个Y点一个P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屈服极限表示的是受力变形达到百分之0.2时的应力,并没有说明是受压或受拉!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27 02:07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