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为拆船业设限
[2006-01-24]
--------------------------------------------------------------------------------
据2005年11月初刊登在英国伦敦“海军造船技术”上的一份联合报告称:目前拆船厂大多集中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本来相当发达的东欧地区拆船厂因为受不了当地环境保护法规条列过严、罚款太高而纷纷转移到亚洲,但是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法规的逐步到位和正规实施,不久的将来,包括亚洲在内的全球拆船厂和海上设施均必须符合现代化循环技术的要求,进一步严格受制于国际社会标准化环境保护法规。联合报告是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英国造船商暨修船商协会联合做出的。
拆船工业所产生的大量物资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被报废的一艘远洋船上95%物资,如钢材、有色金属、管路、机器、电器等都拥有继续使用价值,有的则可以回收再生使用。
20世纪70年代,欧洲各地拆船厂纷纷转移到经济落后、当地环境意识不强、缺乏严格的工人健康劳动保护法规和排污控制条例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远东、东南亚和次大陆地区。
亚洲地区拆船厂很少在成本高得多的船坞中操作,而是寻找合适的海滩,让旧船冲滩,然后筑坝排除海水,几乎是在毫无污水处理等环保措施条件下开始拆船工程,工人工资收入低,日以继夜劳动在拆船厂,工人暴露在有毒粉尘和污水的包围之中,其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
随着中国环境保护法规管理日趋严密,中国拆船厂大多被勒令关停,到1997年,中国各地拆船厂仅仅完成拆卸164艘报废远洋船,其国际拆船市场份额迅速降低到1%,不具备环保设施和设备的中国乡镇企业拆船厂基本上全部停业;1998年略有回升,拆卸报废远洋船979艘,其国际拆船市场份额为7%。与此同时,环境意识显然不如中国的印度拆船厂开始红火发达起来,1995年印度拆毁报废船4868艘,国际拆船市场份额为33%,仅仅在1997年,印度拆船7577艘,吨位总量达到7577000吨,而中国在1995年仅仅拆船676艘,市场份额为5%;1998年印度拆船7427艘,国际市场份额为49%。尽管印度在拆船工业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拆船业造成的环境土地和空气还有水资源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