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北极,下西非,将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域最深井深的记录刻在3342米,“南海八号”钻井平台创下一个个纪录。
-->
“南海八号”平台
-->
2012年,在马来西亚的波得森港,一艘名为“JIM CUNNINGHAM”号的平台,正在等待新主人——中国海油的验收。
30岁的“高龄”,冷停两年,几乎被市场遗忘;全身布满厚重的锈斑;老化的设备……国外专家甚至断言,想让它初步恢复作业能力,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彼时,中国海油急需一艘半潜式钻井平台来填补其400米至800米作业水深的能力空白。然而,新建钻井平台耗资巨大,建造周期动辄数年,JIM CUNNINGHAM就这样进入中国海油的视野。
如何快速恢复平台的作业能力,成为海油人面临的首要挑战。
2012年12月5日,在落户中国海油短短68天后,更名为“南海八号”的平台容光焕发地屹立在船厂码头。此后的5年,平台一路“逆袭”,开创了国内首次海上更换锚缆、首次深水无导向绳水下LMRP对接等多项深水技术先例。
-->
那么,“南海八号”到底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呢?今天海精灵就带你一探究竟。
整体外观
-->
-->
防喷器组
-->
设备 破旧老化 设备完好率98.7%
-->
吊车设备
-->
柴油 燃料 油电混合燃料
-->
材料库房
-->
凌乱 随意堆放 整洁 有序
-->
这一切奇迹的发生,全靠神奇的魔术师们——平台全体员工。5年来,他们累计更换钢板结构超过1000吨,更换管线400吨,涂装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大修关键机电设备150多台(套)。平台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
自加入我国深水钻探俱乐部以来, “南海八号”战绩累累,先后在我国南海完成14口探井的作业任务,累计深度达120060英尺,相当于4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2016年5月10日从深圳友联船厂出发,拖航2642海里到达俄罗斯远东萨哈林群岛鄂霍次克海域,在接近极地极寒气候的海域展开了为期4个月的钻井总包工程作业。
-->
“南海八号” 征战北极
-->
目前,“南海八号”平台正在船厂进行升级改造,以准备再次赴北极卡拉海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