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34|回复: 21
收起左侧

[设计制造] 关于钻井平台的钻井设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本帖最后由 cvcvju 于 2010-10-24 14:56 编辑

现在我国已经能够自主建造自升式、半潜式的海洋平台,那上部模块尤其是钻井设备是在船厂制作吗???
这些设备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发制作的,还是进口的。关键技术有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我国海上钻井方向有没有发展前途???
请知道的朋友指点一二!!!!大家不要只浏览就走,知道点的请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10-10-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略知一二  罗嗦几句  钻井设备不是船厂做的  船厂按船东的要求选配钻井设备,目前这些设备大多被国外几家公司垄断,国内也能做海洋钻井  但自动化程度没有 老外的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那本科学船舶的能去做这些设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复 2# saharc


    那本科学船舶的能去做这些设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4# cvcvju


    船舶的主要从事船体、结构模块的制作或者船舶管理,设备方面有轮机、动装专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本帖最后由 saharc 于 2010-10-24 15:19 编辑
回复  saharc


    那本科学船舶的能去做这些设备吗
cvcvju 发表于 2010-10-24 14:27



   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看工作机会怎么样了,属于转行了!!钻井设备主要是学机械的人在做 !!这个和船基本没什么关系,用到的知识体系也不一样。
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我是做机械的  坦白的说 船体的图纸我看的不是很懂  呵呵  同样机械的东西学船的也要适应一段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3# cvcvju


    这些东西更偏重机械,学船去不是很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钻井模块不属于船厂做,由专门的钻井设备厂商供货
2。国内厂商目前宝石和宏华做的不错,导管架、驳船、自升式的绝大部分设备可以提供,除非少数几个尖端设备需要井口NOV MH,半潜和钻井船的钻井设备是下一步的研发方向。
3。石油设备须符合API标准,和船的差别较大,转行可以,但需很大努力,一般都是石油大学的石油矿场专业对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顶楼上“穷的发慌回答很到位
1。钻井模块不属于船厂做,由专门的钻井设备厂商供货
2。国内厂商目前宝石和宏华做的不错,导管架、驳船、自升式的绝大部分设备可以提供,除非少数几个尖端设备需要井口NOV MH,半潜和钻井船的钻井设备是下一步的研发方向。
3。石油设备须符合API标准,和船的差别较大,转行可以,但需很大努力,一般都是石油大学的石油矿场专业对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复 9# 穷得发慌


    最近刚刚签了宝石机械。想想一个学船的居然去了陕西,有点不舍和纠结。但据招聘的说,现在宝石在筹建一个海洋研究所,青岛在建一个基地,要开发深水钻采设备,应该会用到海洋工程的一些知识。所以毅然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在哪建啊,青岛什么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复 12# chgdong213


    在中油海基地里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ubi ave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进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专门有公司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石油设备须符合API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世界超深钻井装备展望
超深水(Ultra-Depth Water,简称UDW)和超深井钻井(Ultra-Depth Drilling,简称UDD)是近十余年来海洋石油钻井不断向深水和深地层钻井而形成、用以界别普通深水和普通钻井井深的概念。一般以≥400m-≤1500m为深水,≥1500m(或5,000ft)为超深水(UDW);以钻井深度能力≥15,000ft(即4,500m)-≤25,000ft(即7,620m)为深井钻井;≥25,000ft(即≥7,620m)为超深井钻井(UDD)。
  
  全球深水油气产量主要分布于西非、北美墨西哥湾、拉丁美洲的巴西近海、亚洲、澳洲和西欧六大海域。2006-2010年深水油气产量占比例最大首推非洲(特别是西非),占40%;其次是北美(特别是墨西哥湾),占25%;其三是拉丁美洲(特别是巴西近海),占20%;亚洲占10%;西欧占3%;澳洲占2%;其他为1%。以上全球十大深水油气藏发现国合计发现油气藏储量约达135.5亿m3。
  
  超深钻井装备主要指UDW钻井平台-船(包括勘探用UDW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及用于钻生产井的半潜式FPS、浮船式FPSO、TLP和Spar平台上的钻井设备)和UDD钻井设备(包括UDD钻机、泥浆泵、TDS和浮式钻井专用水下设备和水面钻柱运动补偿器和张紧器等)。2006年11月统计的世界海洋石油移动式钻井平台新定货和正建造的共107艘(工作水深均≥1500m的UDW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配套的石油钻机钻井深度能力均为≥30,000ft的超深井钻机。可见超深钻井装备的旺销。
  
  世界UDW钻井平台(船)发展展望
  
  A.新发展均为第6代钻井平台(船),对其特点的浅见是
  
  第6代钻井平台(船)出现时间在2000年甚至2003年及其以后;钻井工作水深大都在10,000ft(3,048m)~12,500ft(3,810m)乃至更深;钻井深度≥35,000ft(10,668m)~40,000ft(12,200m)乃至更深;钻机为双套,单套钻机主绞车功率≥5000hp~7200hp乃至更大;钻机、顶驱和泥浆泵的驱动方式多为交流变频驱动或静液驱动;立管多为竖直排列或竖、平相结合排列并有专供立管吊运的吊机(行车);动力定位系统多为DP3或更高级。
  
  B.UDW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发展趋势
  
  采用甚高强度钢和优良设计,其可变载荷与总排水量的比值将超过0.18以上,总排水量与自重的比值将超过4.0;大的甲板可变载荷(≥9,000t)和大的甲板空间;平台大多为正方形或矩形,立柱多为4-6立柱、矩形截面、无斜撑、少节点的简单外形结构,以减少建造费用和降低船体结构产生的意外事故;良好的船体安全性和抗风暴能力,全球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和长的自持能力;更大的工作水深:目前最深的工作水深为12,000ft(3,810m)。可预料,未来20年内将有工作水深4,000-5,000m的半潜式平台出现;装备最先进、大功率、高精度的动力定位系统(DPS-3乃至DPS-4);装备交流变频驱动或静液驱动的大功率UDD钻机(单套钻机主绞车功率≥5000hp~7200hp乃至更大);钻井深度能力≥35,000ft(10,668m)~40,000ft(12,200m)乃至更深,预计在未来20年内,钻井船的钻井深度能力将突破15,000m;具有当代最先进的浮式钻井专用设备和双井架、双套钻机系统。
  
  C.UDW钻井浮船发展趋势
  
  采用甚高强度钢和优良的船型及结构设计,将总排水量与船总用钢量的比值进一步提高,主尺度≥长250m×宽38m×型深18m;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船为双船壳)和抗风暴能力,全球、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和长的自持能力;甲板可变载荷≥2万t,船主机功率≥5万hp;设计工作水深≥10,000ft~12,000ft(3,658m),预料在未来20年内工作水深将达4,000~5,000m(13,120ft~16,400ft);装备最先进、大功率、高精度的动力定位系统(DPS-3乃至DPS-4);装备交流变频驱动或静液驱动的大功率超深井钻机(单套钻机主绞车功率≥5000hp~7200hp乃至更大)。钻井深度能力≥35,000ft(10,668m)~40,000ft(12,200m)乃至更深,预料在未来20年内,钻井船的钻井深度能力将突破15,000m;具有当代最先进的浮式钻井专用设备和双井架、双套钻机系统。
  
  世界UDD钻井设备发展展望
  
  常规石油钻机为适应UDW和UDD钻井,常规石油钻机将向大功率交流变频方向发展。如美国National-Oilwel公司生产的交流变频钻机,绞车功率4,000、5,000、7,200 hp;美国C-Emsco公司生产的交流变频钻机,绞车功率5,000 hp;Varco公司生产的交流变频钻机,绞车功率4,500和6,000hp;德国Wirth公司生产的交流变频钻机,绞车功率分别为3,750、4,500、5,000和6,000hp。以上转盘通径分别为49.5in和60.5in。
  
  可作为主动型钻柱运动补偿的AHD型数控变频驱动钻机绞车值得关注。如美国National-Oilwel公司生产的AHD型2300、3450、4000、6900hp数控变频驱动钻机绞车。
  
  新型石油钻机
  
  无绞车、液缸升降型钻机(Ram Rig)显示其发展的生命力。已分别装于2艘半潜平台和2艘钻井船上的Ram型钻机,钻深能力10,660m(35,000ft)。用升降液缸替代了庞大笨重的绞车,也替代了浮式钻井的庞大的钻柱运动补偿器,显著减少井场占用面积与空间,可降低成本约30%。显示其发展的生命力。
  
  新型无绞车液压升降型钻机值得关注。目前,除挪威海事液压公司Ram钻机和意大利Drillmec钻机是一种新式无绞车型液力提升钻机外,新近又有Schramm公司推出的伸缩桅杆的TXD系列静液传动无绞车型动力头钻机值得关注:
  
  该钻机首台于2006年8月推出。目前,TXD系列钻机共有三种规格,即T90XD型、T130XD型和T180XD型,提升能力分别为90,000-lb(400kN)、130,000-lb(580 kN)、180,000-lb(801 kN);钻机动力头起下钻行程为50ft(15.24m),适用钻杆长度可达48ft(14.6m)。目前这种在陆地使用的钻机值得海上借鉴。
  
  无绞车、机械升降型钻机具有发展潜力
  
  美国洛杉区西部闹市区的BeverlyHills油田,由无绞车、机械升降行程19.8m(65ft)的钻机,以顶部驱动旋转钻井,置于由液压缸推拉的可南北移动的滑橇上;北部为双排井、移动长41.45m,南部为单井、移动长31.09m,井距1.8in(6ft)。共可钻69口井。目前这种在陆地使用的钻机值得海上借鉴。
  
  小井眼钻机
  
  小井眼石油钻机造价可降低40%、运载费用减少50%、占井场地减少40%、钻井成本可降低50%;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并可实现自动送钻等一系列优点。在海洋石油钻井中将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套管钻井石油钻机
  
  新近由加拿大TESCO钻井技术公司开发的套管钻井石油钻机专门设计用于套管钻井(也可用于常规技术钻井),可提高钻井效率30%以上,作业费因而相应降低。其钻机绞车、转盘均用静液驱动。
  
  石油钻井顶部驱动装置
  
  顶部驱动装置重点发展交流变频驱动或静液驱动。Varco公司的TDS?8SA型,功率1150hp,1000t;National-Oilwell公司的PS2 650/750型,Canrig公司的1275E型750hp、750t,均为交流变频驱动;挪威海事液压公司则发展静液驱动,效果亦佳。
  
  石油钻井泥浆泵

  三缸单作用泥浆泵向大功率交流变频方向发展。如National-Oilwel公司的14-P220 2,200hp,Wirth公司的51.7Mpa-69Mpa,功率2,200-3,000hp,Lewco公司的功率3,000hp等泥浆泵,均为交流变频驱动。
  
  机械驱动长行程泥浆泵值得重视。2003年,美洛杉矶闹市区的Beverly Hills油田,钻机所配套的泥浆泵,是一种机械驱动长行程泥浆泵。共有4个液力端,每缸行程长达2,718mm(107in)。值得海上借鉴。
  
  静液驱动的泥浆泵,配备用于自动化钻机、小井眼石油钻机和套管钻井石油钻机。
  
  轻重量长寿命泥浆泵:美国埃里斯-威廉姆斯工程公司(Ellis WilliamsEngineering Co.)生产的E-2200型2200hp泥浆泵活塞行程15in,活塞杆负荷达158,374lb(704.8 kN),110冲/min;轴承平均的使用寿命达125,000hr。EH-2200型2200hp泥浆泵活塞行程14in;活塞杆负荷达149,324lb(664.6 kN);125冲/min;轴承平均的使用寿命达100,000hr。
  
  海洋防喷器
  
  海洋防喷器向大通径高封井压力和高剪切力发展。如美国Cameron和Shaffer公司的BOP通径13.75in和18.75in,封井压力103.5Mpa(15,000PSI),其全封剪切闸板可切断13 3/8in以下的套管和6-5/8in、S-135钻杆;美国Hydril公司的BOP通径13.75in和18.75in,封井压力最高达138Mpa(20,000PSI)。
  
  深水和超深水钻井新近发展了水面BOP组,即将通径13.75inBOP组置于立管(隔水管)与伸缩立管之间,从而避免将BOP组置于深水和超深水的海底、需要昂贵的大通径BOP组和庞杂的控制系统等,不但节约费用而且更加安全可靠。但它主要用于采油的半潜式FPS、TLP或Spar平台。
  
  钻柱运动补偿器
  
  天车型和游车型被动型钻柱升沉运动补偿器发展趋势是:
  
  补偿器补偿行程≥7.62m(25ft),补偿能力≥4,450kN(1,000千磅);补偿器的系统工作压力≥20.7Mpa(3,000ps);补偿器的可靠性、操作灵敏度、使用寿命等将更加提高。
  
  主动型钻柱升沉运动补偿器发展趋势是:可作为主动型钻柱升沉运动补偿器的AHD型数控变频驱动钻机绞车实现恒压自动送钻并主动补偿升沉运动的装置,今后可能有更多此类装置投入海洋浮式石油钻井。
  
  张紧器
  
  张紧器主要发展向超深水域钻井、采油相适应的液缸被动型。包括:
  
  立管张紧器的补偿行程≥19.8m(65ft);钻井用立管张紧器将普遍发展双液缸型、最大张紧力≥1,113kN(250千磅);采油用立管张紧器将发展和推广采用无绳索直接作用型、多缸组合结构;张紧器的可靠性、操作灵敏度、使用寿命等将更加提高。
  
  对我国超深井钻井设备发展的建议
  
  我国应加强对海洋特别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资金和装备的投入,并学习国际著名油公司,向海外市场发展的经验,正视我国人均拥有探明石油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探明石油储量的7.23%、我国人均拥有探明天然气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探明天然气储量的4.47%这一严峻现实(据WO2007年公布世界油气储量资料折算)。不能盲目乐观,要寻求国内获得油气资源和产量的多种途径。
  
  我国UDW和UDD钻井装备的研制已有良好起步,但要继续保持和发展这一良好势头,。我国承担国内外UDW钻井平台已达9艘,其中3000m工作水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981号正在上海设计建造;国内宝石、宏华、兰石国民油井等公司研制并批量生产的7000m、9000m数控变频钻机和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用于当今世界顶级深井的ZJ120/9000DB型12,000m超深井钻机也于2007年末成功下线。这些设备经相应改装后均可用于海上超深水、超深井钻井。以上这都是值得可喜可贺的良好起步,希望继续保持和发展这一良好势头。保持和发展这一良好势头的重要举措是瞄准国内特别是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体如下:
  
  在钻井平台(船)特别是动力定位钻井船的设计、建造方面要赶超韩国。
  
  在钻井平台(船)配套通用设备方面建议自主设计制造的主要有:单机功率≥1,000kw、低油耗、良排放(具有电喷装置)、长寿命柴油发电机组;功率≥1,000kw的交流变频电机控制系统;单机功率≥2,000kw、低油耗、长寿命柴油消防泵组;平台(船)上的动力定位及深水锚泊系统等。
  
  在钻井平台(船)配套U D D钻机和浮式钻井专用设备方面建议自主设计制造的主要有:钻井深度能力为9,000m和12,000m的海洋石油变频电驱动钻机及单机功率≥2,200hp的钻井泥浆泵;适应钻井深度能力为9,000m和12,000m的变频电驱动或静液驱动顶部驱动装置(TDS);通径为18.75in、压力为69Mpa(10,000psi)和103.5Mpa(15,000psi)的BOP组(包括环形BOP和双联或三联闸板BOP及相应的联结器);上部适应18.75in联结器、压力为69Mpa(10,000psi)和103.5Mpa(15,000psi)的海底井口头(套管头)系统;立管(隔水管)系统(包括下立管组、立管本体组件、伸缩立管、泥浆出口管)及导流器组件。
  
  浮式钻井专用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常规水深的电-气-液-液控制系统、深水常规浮式钻井专用设备的多路传输控制系统和深水水面BOP控制系统三种。而深水常规浮式钻井专用设备的多路传输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套声学应急安全防备系统);额定补偿能力为600千磅(2,670kN)和800千磅(3,560kN)、偿器行程为1 5 f t(4.6 m)、2 0 f t(6.1m)、25ft(7.6m)被动型钻柱运动补偿器系统;结合发展数控变频电驱动钻机绞车同时实现恒压自动送钻并主动补偿升沉运动的钻柱升沉运动补偿器;额定张紧能力为14千磅(62.3kN)、16千磅(71.2kN)和60千磅(267kN)、80千磅(356kN)、120千磅(534.1kN),偿器行程为40ft(12.2m)、50ft(15.2m)和66ft(20.1m)的被动型导向绳和立管(隔水管)张紧器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回复 1# cvcvju


   

国际钻井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与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能源行业对钻井装备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核心施工环节,钻井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风险性工程,钻井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钻井速度、钻井安全和钻井经济效益,而勘探施工环境的复杂化对钻井装备适应不同操作情况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钻井的投资占整个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50%以上,是影响油气勘探开发整体效益的关键因素。钻井技术的进步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钻井行业对装备可靠性、功能性与技术智能化越来越高的需求,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纷纷以引进或研发先进技术和高端钻井装备的方式,提高钻井完井的工作效率,促进技术集成以实现项目一体化解决方案,提高钻井完井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及人性化水平,从而实现油田开发的经济利益最优化。

  精悍化钻机催生效率质变

  更小更紧凑的钻机结构,一直是各大石油公司致力于实现的发展构想,也是当今钻机技术发展的探索方向。作为钻井作业最重要的“重武器”,精悍化的钻机能够在适应传统钻机同等的工作环境的情况下,达到减少能耗、加快施工速度的目的,同时能够满足复杂作业环境,如海上油井、滩涂等对技术与精度的要求,使钻机的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降低了作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优化。

  在促进钻井系统精简效率化的方案中,壳牌公司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构想。壳牌开发了地表防喷器系统,该系统是能够在深水域及更加不稳定的海况中工作的海底高科技装置,使2至3代的钻机能够在需要4至5代钻机的条件下进行钻井作业,从而显著降低了隔水管的作业时间及巨大而复杂的常规海底防喷器组的安装,可以用小规模作业的钻井耗费实现深水钻井作业。

  壳牌公司将无立管泥浆回收系统与地表防喷器结合构成海底隔离装置,使之在深水作业中实现比常规防喷器更加优化的效率与能力。目前该系统工作的最大水深是5000英尺(约1500米)、配合套管尺寸达到45英寸。壳牌公司已经在5个钻井平台的22口井使用了地表防喷器系统,累计水深已达到9400英尺。

  同时,壳牌公司正在进行一种高端惯性头性钻机、钻井船的研发。该钻机结构相比传统钻机将更加紧凑,工作更有成效。而新型钻井船在建造和作业耗费远低于第五代钻井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与第五代作业钻井船相当甚至更好的作业绩效。另一方面,该钻井船具有适应从热带到极地作业环境的能力,能大幅降低燃料消耗,节省作业时间。该钻井船使用罐头式钻井平台,节约井架的大量空间,可以用做准备工作、钻机配套设施的安放。这种钻井船集中体现了壳牌在钻井作业上轻捷精悍并高效的发展构想。

  效率与成本一直是钻井技术研究人员致力于加以控制的因素。哈里伯顿公司推广的多分支井技术,适用于轻质原油水下装置、利润微薄的稠油开采、腐蚀性高温或超压油气藏等不同作业条件的多种项目开采,并且具有低风险及节省作业成本的特点。而套管钻井,被威德福公司定义为“挑战未来的先进技术”,通过将套管当作钻柱的方式,采用一个可钻碎的钻头钻进,达到目的深度之后把钻头留在井眼内,从而省略了起钻工序即可进行固井作业。使昂贵的钻机费用得以节省,建井成本全面降低,停钻时间也大大缩短。威德福公司也对钻井工作的灵活性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该公司将恶劣环境定向设备与紧凑型测井系统相结合,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温度、不同作业环境、不同轨道面及不同压力状况下的钻井条件,进一步提高测井质量,构成灵活的传输方式流程。各大公司正通过不同方式推进技术革新,使钻机作业向轻质高效的方向不断发展。

  自动化钻机促进智能生产

  随着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钻井作业的自动化逐渐成为可能并持续发展。自动化钻机更高的智能水平,能够减少人工作业,提高钻井生产的精确性,还能保证生产的安全系数,提供成熟的一体化钻完井的解决方案,使钻井技术更加有价值地得到使用。

  自动化是壳牌钻井发展的核心方向,而实时作业中心则是壳牌智能化发展的集成。壳牌钻井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示意图清晰表明了壳牌如何将先进技术与远程监控相结合,从而实现钻井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壳牌在其全球钻井业务中广泛推广了可控压钻井和机械比能优化的理念。其中比能优化技术能够计算出钻井时破岩的能量消耗,通过优化措施,使破岩能量消耗降到最低,实现最大钻井效率。这一技术可以降低人为偏好的影响,从而选择钻井最优方案,使钻井工序最大程度减少人为的干扰,也使时间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

  贝克休斯也广泛推行套管钻井和随钻扩眼技术,简化扩眼工具部件,减少钻井过程中的振动,从而提高钻井系统的可靠性。挪威NOV公司最新研发的海洋钻井升沉补偿技术中所包含的主动浪涌补偿绞车和主动浪涌补偿吊机,也大幅度提高了钻井工序的效率,减少钻井施工耗时,并提出了在海洋钻井中诸多困难的合理解决方案。

  威德福公司对控制压力钻井技术进行了深度开发,并推广了特殊精确控制钻井。相比标准精确控压钻井,特殊精确控压钻井能更好地控制井筒内的当量循环密度,使其在更恶劣情况下仍小于破裂压力梯度,使泥浆比重低于孔隙压力梯度的情况下仍控制井筒内压力待于地层孔隙压力,从而消除泥浆比重过高对钻井精确性的影响。同时威德福还使用一整套控制压力钻井设备,最大限度的提高钻井的自动化水平,通过井涌自动检测和控制、精确测定地层孔隙压力、精确测定地层破裂压力梯度,使钻井工序对困难的检测与解决能力进一步提高,减少误差所带来的对能量与装备的损耗。

  自动化生产所推进的智能化生产方式,是钻井施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对工作流程和结果误差率的控制,能使钻井生产变得更加可控,生产效率和HSE水平也得到显著增强。

  人性化促进HSE水平提升

  人工作业及高难度、高风险作业内容的比重,是衡量现代油气工业安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钻井作业的人性化是钻井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动化技术水平能够缩减人工作业量,并最大程度规避高风险作业可能带来的对施工人员的人身伤害。

  壳牌目前正极力推行的集成钻井优化方案,是通过自动化推动整体钻井工序人性化的典型之一。钻井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和自身作业运作能力的提高,是集成优化方向的技术支持,而广泛且高素质的作业人员,是推动钻井集成的基础。加强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员工能力,能够加速实现钻井的效率优化和装备的自动化,而提供完善的培训教材和对职工角色与职责的重新定义,同时完善作业工具及医疗配备等措施,为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支持之余,也带动了HSE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工作环境的卫生及安全条件更加完善,实现了人性化-自动智能化-效率化的激发式一体化发展,“把难活重活交给技术,把智力活简易活交给员工”的目标得以实现。

  壳牌的实时作业中心,则实现了人与技术在钻井工序中的角色置换。实时作业中心在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在施工前线的同时,也让人类的决策与操控能力在后方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以远程操控的方式实现人与装备的互动,使人在钻井施工中处于更高的统领作用,达到与技术的一体化和谐运作。

  其他国际石油公司,在推行人性化钻井生产方式方面,也进行了有益且具有突破性的探索。贝克休斯开发了实时随钻数据测量和处理系统,在下钻之前对井下钻井环境进行全面勘测,在提高钻井效率、减少无谓的钻头磨损之余,也将前期工作做充分,减少了可能的安全事故,并让作业人员尽可能远离可能出现危险的现场。

  以效率为根,以人性为本。随着油气勘探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化,钻井装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也会由此不断加速,钻井工具的分工将会向着轻简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进一步细化。而高度自动化的钻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作业的工作量与工作风险,从而实现以自动化促进效率化,以效率化提高人性化的发展构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深海钻井装备
2008/6/24
    勘探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深水钻井装备是关键,也是制约我国石油公司进军深海的主要瓶颈。适用于深海钻井的主要是两种浮式钻井装置——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
    浮式钻井装置在海洋中处于漂浮状态,受风、浪、流的影响,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进行准确定位。现有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中,第二代22座正逐渐退出钻井市场;第三代29座,第四代37座,第五代15座,以动力定位为主,适用于超深海;在建的以第六代为主,适用于水深为2550~3600米的极恶劣海洋环境,采用动力定位系统。现有的钻井船大多数采用动力定位,适用于1000多米的水深;在建的钻井船全部采用动力定位。
    一、数量与分布
    据截至2006年6月底的统计,全球现有半潜式钻井平台165座和钻井船38艘,其中额定作业水深超过500米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深海钻井船分别有103座和33艘,占各自总数的62%和87%。此外还有31座浮式钻井装置在建造,其中半潜式钻井平台24座和钻井船7艘。由此可见,深海钻井的主力是半潜式钻井平台。
    现有89座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分布在18个国家,其中美国有24座,占总数的27%。26艘深海钻井船分布在8个国家,其中巴西有8艘,约占1/3。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活跃在美国墨西哥湾、巴西、北海、西非、澳大利亚和墨西哥海域,深海钻井船主要活跃在巴西海域、美国墨西哥湾和西非海域。
    二、深海钻井承包商
    全球约有100家公司从事海上钻井,其中海上钻井承包商约90家,其余为国家石油公司或国际石油公司。在这些公司中,目前拥有半潜式钻井平台或钻井船的只有33家,而真正从事深海钻井的仅有26家,其中美国拥有最多,其次是挪威。随着深海勘探开发力度的增加,有些公司看好深海钻井承包市场,通过新建半潜式钻井平台或钻井船跻身深海钻井承包商行列。
    美国Transocean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海上和深海钻井承包商,拥有的深海钻井装置占全球总数的约30%。名列前5位的深海钻井承包商均是美国公司。拥有的深海钻井装置占全球总数的70%。全球深海钻井装置几乎全部掌握在钻井承包商手中。
    三、作业水深及钻探能力
    现有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额定作业水深从500~3050米不等,其中45%的平台能够从事超深海钻井。在建中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额定作业水深从750~3800米不等,大部分超过3000米,适合深海钻井,绝大部分能进行超深海钻井。其中,有16座的额定作业水深达到3050米,有2座达到3800米。
    现有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钻深能力,介于6000~11430米之间,都能钻超深井,个别的能钻井深超10000米的深井;在建的钻深能力都达到或超过9000米。
    现有的深海钻井船的额定作业水深从900~3050米不等。其中作业水深为3050米的钻井船最多,有14艘。有70%的深海钻井船能够从事超深海钻井。在建的作业水深都在3000米以上,不是3050米,就是3658米。
实际的钻井水深纪录不断刷新,当前已达到3051米。
    现有的深海钻井船的钻深能力,介于5000~11887米之间,都能钻超深井,有7艘还能钻超万米的井深;在建的钻深能力超过10000米,最大的达12192米。海上的实际钻井深度纪录屡创新高,当前已达到10421米。
    四、利用率与装置日费
    目前,海上钻井装置供不应求。在几乎所有的水域,可用的浮式钻井装置的利用率都接近或达到100%,而且近两年日费大幅攀升。在美国墨西哥湾,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平均日费从2005年5月的11.65万美元上涨到2006年5月的20.26万美元,涨幅达74%;同期钻井船的平均日费从19.18万美元上涨到23.37万美元,涨幅达22%;新签钻井承包合同的最高日费已突破50万美元。
6项新技术提速未来20年油气勘探
在能源作为系统性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和难以预测把握的客观形势下,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按照美国能源部的要求,组织业界3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历时21个月,于去年7月完成了题为《面对能源问题的严峻事实——纵观203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前景》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2030年前需要重点研发的勘探技术,用以极大地改善未来20年的油气勘探成效。
  可控源电磁(CSEM)技术的商业发展历程
  可控源电磁技术
  可控源电磁(CSEM)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外深水油气勘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降低了深水勘探的钻探风险,能有效检测出以往不易发现的薄油气层及区分其中所含流体是油还是水。报告中多次强调CSEM技术的改进及其在浅水与陆上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CSEM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引入石油勘探领域的一项电磁应用技术。虽然该技术仅在5年前才获得商业认可,然而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的勘探成果,已足以证明这一技术可能是自三维地震以来油气勘探中最为重大的技术。
  CSEM技术优势明显,数据采集设备集成化很高。它可以避免气候变化引起的影响和天然源信号微弱与随机性的弱点;激发频率可控,探测深度可根据探测目标体的需要而定;海底CSEM技术可直接把场源放到海底靶区,检测海底以下数公里的薄油气层。CSEM技术与地震、测井、地质等资料综合解释能有效提高薄层电阻率油气解释精度,区分地下的油气与其他流体,增加勘探的精度和准确性,提高钻探成功率。
  近几年CSEM技术发展很快,无论是包括埃克森美孚、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等在内的各大油公司,还是勘探服务公司、仪器制造厂、科研院校对此都十分重视,并陆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方法技术。
  CSEM技术应用成果显著,目前已在包括巴西海域、北海、西非海域、远东地区、南北美及墨西哥湾等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质背景和大范围的不同水深海域实施了250多项CSEM勘探,CSEM技术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成功地实现了复杂构造油气藏的识别和深海布井。美国KMS技术公司研发的长偏移距瞬时CSEM方法,还在陆上成功实现了对印度玄武岩盖层下岩层的成像。
  目前CSEM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其在浅水和陆上区域的应用效果。由于浅水和陆上环境噪声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实质性的技术改进来实现高效信号采集和分析。CSEM若能在浅水和陆上探区广泛应用,无疑将极大地提高未来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其他勘探技术  
       2030年前需要重点研发的勘探技术除CSEM技术外,主要还包括以下几项技术:
  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和快速处理更高信噪比的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将产生更高的分辨率,从而为储层特征和油气远景带的解释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必须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持续的改进,方可提升高密度数据的商业影响力。
  超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地震数据采集密度和处理效率持续改进。然而,若能采集超高密度数据并以较低成本进行高速处理,则无论在发现新的油气方面还是在取得更高的开发效率等方面,将会实现质的突破。 盐下地震成像高质量盐下地震成像是取得盐下勘探成功的关键。盐是一种高度失真的声透体,会造成盐下“盲点”(屏蔽区)。盐下成像质量的提高无疑将带来新的油气发现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地震波动理论研究业界和学术界一直在持续进行波动理论的基础研究,目前二者之间的协作已见成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实现更精确的地震数据定量模拟等方面可带来质的飞跃。
  “地震搜索引擎”自动化将以高度自动化的方式,充分利用计算能力、模式识别技术、地球物理数据和地质概念方面取得的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2-27 16:22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