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2|回复: 11
收起左侧

江苏熔盛重工进军海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8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日前,国内最大的民营船舶企业——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总裁陈强透露,称到2013年,海工板块目标产值将突破30亿元大关,今年熔盛重工的海工板块将全面启动,并最终形成4个大项,包括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钻井平台海洋工程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如同海上炼油厂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并与熔盛重工类似,国内传统意义上的船舶企业几乎都开始涉足海洋装备领域。TSC海洋集团董事长蒋秉华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玄机:“海洋工程装备热,主要缘于海上石油热。”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发展海工装备,不能重蹈造船业覆辙,不能只停留在“壳”制造。  转战海工装备
  “传统船舶企业进军海工装备领域已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有业内人士评价说。
  除了熔盛重工外,上海振华重工股份公司拓展海工装备市场的步伐也颇令业界关注。去年7月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订了22亿美元的海工产品订单,成为我国目前最大一宗海工出口产品销售合同。12月又与卢森堡MCS公司签订总价为1.44亿美元的一艘铺管船销售合同。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上海振华重工股份公司2009年海工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85.49%,毛利率为30.85%,同比增长8.75个百分点。海工装备业务对公司毛利的贡献仅次于集装箱起重机业务。
  与此同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两大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简称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简称中船重工)也加紧在海工装备领域布局。两大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青岛海西湾和大连重工等制造基地,承建了以10万吨级FPSO和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为代表的高档产品,代表了中国海工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中船集团了解到,中船集团已经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内,将海洋工程打造成为公司支柱业务之一。中船重工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中船重工已制定并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和《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海工总装修理产值同比增长12.2%,实现配套产值同比增长74.4%,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共有7座海洋平台集中交付。
  此外,如中集集团等企业也通过控股及其他方式纷纷涉足海工装备领域。
  多种因素交织
  在造船业受金融危机困扰之时,海工装备领域被看作是一片“蓝海”。江苏蛟龙重工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传统造船业进入下行周期,现在造船企业都期望通过海洋工程业务来挽救这一局面。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对造船业的影响,加速了传统船舶企业做出调整的步伐。
  船企转战海工装备的另一驱动力是较大的获利空间。据记者了解,海洋工程的毛利率可达30%,而造船业毛利率仅有18%左右。
  中船重工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利用率超过90%,未来几年将进入更新淘汰高峰期,这将直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的上升。以钻井平台为例,目前世界范围内有600至800座平台。现役的钻井平台中大多设计寿命为20年至30年,但是30年还在用的平台比比皆是,老龄化相当严重。
  也有行业分析师认为,目前我国不少有实力的企业正处于关键的战略储备期,这些企业在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业是上佳的战略选择之一。究其原因,海洋工程装备是一个既符合中国企业当前比较优势,又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与企业有着很强的匹配度。
  谨防“船壳现象”
  据了解,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
  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仍然占据垄断地位。包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国家虽然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
  相比之下,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整体状况更为严峻。不仅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等国差距明显,即使在配套设备方面,也落后于韩国、新加坡等国。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船舶处处长由淑敏在一次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海工装备的配套设备本土化率非常低,每年有70%以上需要进口,关键设备配套率不足5%。
  据了解,配套设备在整个海工装备中的地位比船体要高得多,比如一艘造价数亿美元的FPSO,船体造价只占总造价的20%左右,其他大部分被配套设备占据。如果我国海工配套业不能实现突破,中国企业只能处于海工装备产业链的底端。
  据介绍,虽然不少海工项目纷纷启动,但实际上国内具备海工项目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并不多,不少项目只是大船厂零散的外包项目,但也冠以海工的名义。“纵观国内海工工程项目,大多数停留在海洋工程的”壳“建造,他们大多数处于价值链的底端,更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有业内人士向《中国能源报》记者直言。
  尚需政策扶持
  根据有关规划,我国力争到2012年具备主流海洋工程装备部分关键设备的配套能力,填补国内空白。无疑,技术仍然是我国发展海工装备业的瓶颈。海洋工程动力传动系统、安全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方面,是我国发展海洋工程需要攻破的重点领域。
  江苏蛟龙重工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有必要将适用于造船业的相关政策延伸到海洋工程领域,加大国家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支持,在技术研发、财政、贷款和采购等方面给予国内企业充足的支持。这样,不仅能提升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能力,也有利于产业上下游之间的长期协作和共同发展。
  不少专家也提出应支持核心配套的国产化研究,并在“应用”环节上着力突破。中船重工702所吴有生院士表示,我国海工装备仍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程装备产业链。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要坚持专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国培育若干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区。
  去年,我国出台的船舶工业振兴规划指出,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要从目前的约5%提高到2011年的10%。此规划提出,将支持造船企业研究开发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也表示,海洋工程装备等将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的重点领域。而根据相关部门透露的最新信息,海洋工程装备有望列入“十二五”新兴产业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LNG终于正式提出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技术技术

科学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配套方面很难一时间突破,这需要十年二十年的积累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纵观中国船舶市场及前景,我厂只是独筏一支,本人也是蚂蚁一个,井底一蛙。但坚持在这个寄予自己梦想的领域里,我真诚希望,中国船海好,我好,大家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4-1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楼上的说的好,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管理这么混乱 拜托别出来现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上的说的太对了  很恶心的一个船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贫富差距大,典型的中国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熔盛,祝福你,中国海工之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4 20:04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