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中船重工(重庆)川东造船厂,停在江面上正在建造的轮船。
在如今的长江沿线,但凡有任何船舶订单抛出,都会引发各路造船厂激烈争抢。日前来自重庆市经信委的消息称,金融危机后,由于承接出口船舶订单困难重重,重庆、上海、湖北等地造船厂纷纷将目光锁定内河船舶市场,争夺战空前激烈。4月19日,四川长江水运公司即将公开招标购买一艘小型船舶,截至目前,重庆等地前去报名投标的船企就多达10多家。
国企出手转攻“小单”
“不管怎样,都必须拿到那艘船的图纸。”对着电话,重庆东港船舶产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丁毅的嗓门提高了八度。
东港船舶是我市的国有造船企业,是参与本月19日四川长江水运公司船舶招标的企业之一。几天前,该公司派人前往四川购买标书,让丁毅他们着急的是,图纸居然已被竞争对手一抢而空。
“以前,重庆国有船厂主要是生产附加值高的出口特种船舶。当时生意好做,我们不仅要挑船型,还要挑价格,不会在乎小单子,例如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内河船舶。而现在为了不停产,只要是有订单,船厂都愿意接。”丁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内河船舶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船厂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了解,根据船舶行业的“游戏规则”,如果是生产以成品油船、化学品船为代表的特种船,利润一般为内河船舶的两倍左右。不过,特种船舶的生产周期较长,为12~15个月,生产内河船则省时得多,最短只需4~5个月。
特种船订单“打白板”
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除了东港船舶,川东造船厂、东风船舶工业等国有船舶企业,近日也开始发力抢内河船舶订单。东港船舶派出了10多名销售人员,赶赴长江沿线“搜寻目标”。
出现这一产业新现象,是因为受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影响。调查显示,1~2月,我市生产出口船舶的国有企业无一家承接到新订单。大订单断档、后续订单不足的状况,已严重制约我市出口船舶生产企业的发展。
据市经信委统计,今年1~2月,我市各大船厂共新承接船舶订单54艘。其中,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全集装箱船订单均“打白板”,仅内河船舶“一枝独秀”。今年以来新承接的54艘新船中,有53艘为内河船舶,比去年同期净增35艘。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我市造船企业就出现了大订单断档,预计这种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市经信委认为,在此背景下,各大船舶企业必须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抓抢内河船舶,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突破口。
民营船厂杀价反击
“内河船舶是我们的传统市场,不可能坐等国有船厂抢蛋糕。”民营船厂重庆祥利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杨晓春表示,近段时间,重庆、上海、武汉等地很多国有造船企业加大了在内河船舶市场的开拓力度,“今年以来,每逢小项目招标,就会有很多大企业来抢。”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目前重庆共有50多家造船企业,而今年1~2月,我市新承接到船舶订单的企业,主要是民营造船厂,例如祥利船舶、渝鑫等。以祥利船舶为例,前两个月就接到10个新订单。
“在内河船舶制造领域,民营船厂在竞争当中有价格优势。”我市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国有造船行业高层称,民营造船企业定价机制灵活,成本相对较低,这让国有造船厂压力不小。
据了解,为了争夺内河船舶订单,民营船厂大多时候会采取杀价的方式应对竞争,有时甚至会出现亏本接单的情况。“去年同期,内河船的利润为10%左右,而今年一季度下降到了不到6%。”杨晓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