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20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实际上,直升机组是医院船在本次"万里海疆行"活动中探索海上指挥所编组模式的内容之一。
归根结蒂,医院船常态化运行的背后是任务需求的不同,这是由医院船承担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平战结合的属性所决定的。而且,海上医院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导致了空前的复杂性。
茫茫大海上维持一艘庞大的"流动医院",而且是"三级甲等医院",涉及医疗、气象、航海、作战、直升机等几十种专业,参与的人员就来自30多个单位。在这种跨专业,跨编制的背景下,该如何编成如何整合,以适应不同任务的需要,就成了亟待探讨的深层问题。
某保障基地给出了一个颇有创意的方案:把整个活动划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指挥模式,即"多级机关合成的指挥编组"、"机关指导下的任务单位指挥编组"和"机关指导下的任务舰船指挥编组"。
第一种指挥编组模式在当晚的交班会上确定成立:由基地领导、海军机关、海上医院院长、医院船船长及总部相关部门共同组成一个指挥机构,合成指挥。但在随后的实践应用中发现,这种模式指挥机构内部协调环节过多。第二种指挥编组模式应运而生。由基地、舰队、支队机关共同组成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医院和舰船两个平行指挥系统协调指挥。在上级机关的指导下,由船长指挥船,由院长指挥医院,无论是海上换乘、上岛礁看病、船上手术还是卫勤演练,每项任务井然有序。
两线作战的指挥方式固然在每个独立部分容易操作,可船只运行与医院看病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行动难以保持同步。
11月15日,医院船按照第三阶段计划来到南沙进行巡诊。这也是第三种指挥编组模式的尝试阶段。这次,改由基地与海军机关相关领导组成领导小组,指导船长、政委单独完成指挥任务。通过对三种不同模式的指挥所编组模式的实践,一系列探索的重要成果新鲜出炉。按照"平战结合、快速高效、便于指挥"的原则,他们根据任务的性质和指挥关系确定了海上指挥所编组模式:当医院船遂行一般性勤务和例行性日常训练时,应采取以"机关加强的任务舰船指挥编组";当医院船在我国沿海执行重大专项任务时,应采取"机关指导的任务单位指挥编组";当医院船赴海外执行任务时,应视情由基地或舰队机关为主编组海上指挥所……
未来之路 任重道远
在中国海军装备体系中,医院船无疑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中国海军不断向蓝水延伸的航迹,制式医院船的出现已是必然。然而医院船作为海军海上卫勤体系的重要一环,作为体现国家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软实力"代表,医院船如何实现在平时和战时的常态化,仍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探索。
在战时情况下,医院船如何治疗大量伤病员,对医院船医疗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转运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何在演练中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实战性的科目,如何优化医疗人员编组管理,在这次活动中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不够。海上医院院长林庆贤则认为,这次活动从任务量、复杂程度来看,还没有让医院船发挥出最大的实力,检验探索的力度还有提升空间。
目前美国海军装备有2艘由大型油轮改装的医院船。从技术上来说,我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毫不逊色甚至有所超越。但是从使用上来说,美国海军医院船经验更加丰富。而且依托于其遍布全球的海外基地和强大的空中运输能力,美国海军的海上医疗救助能力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都是远远超越其他国家。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我海军三级海上救护体系中,承担的角色随着中国海军不断向远洋发展,也会产生变化。
万里海疆服务,这次活动惠及官兵和群众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不但证明了医院船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传播和谐海洋理念上的意义,而且说明现实需要海上医院的常态化。
海上医院维护费用昂贵、多种专业集中、指挥层次复杂,而且医疗人员如何合理地选组抽调以满足不同任务需要,这些都是需要统筹考虑的深层问题。这里既可以有纯学术层面的构想,也要考虑我海军体制编制层面的现实情况。有些从纯学术来看正确的运行指挥模式,但却不适合我们的国情、军情。这就需要医院船在训练和军事行动中不断的磨合探索,形成一个优化的常态化运行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