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上半年,面对国内疫情多发散发,江苏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经济企稳回升,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
其中,全省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9亿吨,同比增长0.9%;集装箱吞吐量1067万标箱,同比增长4.8%。海水淡化产水量达1.2万吨,同比增长7.9%;海水利用量49.5亿吨,同比增长4.8%。
-->
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发展
海洋交通运输业逐步恢复。上半年,全省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9亿吨,同比增长0.9%;集装箱吞吐量1067万标箱,同比增长4.8%。沿海港口中,盐城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39.2%、69.4%。沿江港口中,江阴港货物吞吐量增幅较大,同比增长9.3%,达1.7亿吨;泰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3.6%。
盐城市新辟3条内河集装箱航线(射阳内河港至太仓港航线、大丰港内港池至上海港宜东码头航线、大丰港内港池至宿迁港航线)和1条海港集装箱航线(盐城港大丰港区至南通吕四港航线),开辟海河联运新通道。
海洋船舶工业承压前行。今年以来,船舶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问题基本疏解,行业发展承压前行,多类型船舶实现顺利交付,高端船型和特种船的新接订单位居世界前列。全省三大造船指标两降一升,造船完工量为666.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6.6%;新承订单量为754.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7.8%;手持订单量为454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6%。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江苏省4家船企新接订单量位居全国前十,其中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与地中海航运公司签订了20艘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是中国船舶工业单笔最大的双燃料动力船舶订单。
海洋渔业基本平稳。上半年,全省海水养殖产量34.3万吨,同比增长3.9%;海洋捕捞量13.4万吨,同比下降3.6%。
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快恢复。上半年,国际原油需求步入恢复期,但“欧佩克+”的坚持减产、俄乌冲突、美国页岩油增产不足等多重因素给全球原油供给侧造成冲击,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由年初的80美元/桶,一度突破130美元/桶,涨幅超过60%,海洋油气开发活跃度随之稳步回升,尽管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市场复苏势头明显。与此同时,许多石油公司在稳住油气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正积极向风电、光伏等低碳领域转型,由此带来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产品结构发生改变,油气开发类产品主导市场的格局向油气+海上风电装备双轮驱动转变。
国内首艘“运输+起重”一体化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船“乌东德”在招商工业江苏海门基地正式交付,启东海洋工程打造的江苏龙圣海工4000T全回转起重船项目实现全船贯通,南通中远海运船务签订国内首艘SOV运维母船改装订单。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稳步增长。上半年,海水淡化产水量达1.2万吨,同比增长7.9%;海水利用量49.5亿吨,同比增长4.8%。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20万吨/日以上。
来源:央视网,新华报业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