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2022年将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专业化整合,加强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协同发展平台建设。
这对于我国海工装备业,尤其是其中的海上风电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政策利好。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愈加凸显。2021年,我国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海工装备项目取得了多个突破,行业整合力度加强,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加强海工装备行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的提出,将为行业注入引擎动力。
行业形势喜人
2021年,我国海工装备行业动作频繁,一位“国家级”选手的入场引人关注。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拟与包括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 “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共同组建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平台。
项目并网同样醒目。以12月份为例,仅仅在2021年12月25日这天,就有中国三峡广东阳江、江苏如东、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其中,三峡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是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对我国开展规模化海上风电场建设,推动海上风电技术创新,提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海洋经济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江苏省如东县黄沙洋海域,亚洲首个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黄海南部海域,国内离岸最远海上风电项目――三峡江苏大丰H8-2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突破远距离交流输电距离瓶颈,向深远海再进一程。
那么,海上风电究竟以什么样的价值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入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指出,应从两个方面认识海上风电的重要定位:战略意义上,海上风电在实现我国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地位;科技意义上,风电各产业链技术是国际必争的制高点。
面临关键培育期
近日,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 “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结题评审会在京召开。该研究项目对我国海上风能资源、开发条件、近海风电装机容量进行了初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仅考虑0~50米海深、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区域的开发面积,按照平均装机密度8兆瓦/平方千米计算,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达到3009GW。
项目还提出了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是海上风电的关键培育期。到2025年,初步建立10MW级风电装备产业链,完成关键技术研发,开展示范工作,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协同逐步实现平价上网;2026~2035年是海上风电的产业成熟期。到2035年,10MW级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完全成熟,15MW级风电机组实现样机试运行,实现小规模应用,海上风电实现全面平价。
舒印彪认为,海上风电发展路径需实现规模化、数字化;此外,产业链高级化、设备标准化几个方面也要加强。
四项举措促发展
“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产业对沿海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初步显现,广东阳江,江苏如东、大丰等地都在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基地。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投资规模大,经济带动效应明显,但产业链四大核心――装备、建安、运维、关联新兴产业均存在着需加速推进等问题。
为推动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项目组提出四项战略性举措:
一是摸清家底,统筹开发。加大海上风电资源勘察力度,准确掌握近海风电的资源储量、分布特性,掌握风能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并强化中央层面的统筹与监管,进一步推进集约化开发。
二是源网协同,有序建设。根据电源规划关键点,合理安排海上风电建设时序,推动电网建设及时匹配电源开发。同步配套建设相应容量的调峰调频电源,并开展海上风电集中送出模式等的研究。
三是多措并举,高效消纳。 “源-网-荷”齐发力,深挖海上风电消纳的技术潜力。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配合,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促进海上风电消纳。
四是科技创新,规范标准。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在交/直流并网技术经济分析、并网关键技术研发、运行控制优化、新型技术运用等方面开展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突破 “卡脖子”问题。组织建立统一的海上风电并网验收规范、调度评价机制和调度运行规范,制定风电场调度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此外,项目组建议,为海上风电产业提供财税支持,如建立阶段性退坡补贴机制、调动地方财政补贴积极性、改度电固定补贴为项目定额补贴、加大海上风电消纳电量的折算系数等。
来源:中国工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