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博物馆《山东历史文化展》(秦汉-明清)展厅内的明代漕船。
-->
明代漕船出水文物火铳、铁锚、铭文。
-->
-->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业长期领先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交付海军。基于对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山东舰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上千万个零部件全部采用国产产品,实现了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中国既是濒临太平洋的海洋大国,又是拥有众多河流的内陆国家,中华民族在河流与海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从古至今,人们对水域的探索从未停止,从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距今8200-7800年的独木舟,到《史记·周本纪》记载的武王伐殷以舟船强渡孟津,再到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留存下来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不仅证明了古代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还记录着船舶在交通、作战、贸易等方面的诸多用途,以及为社会稳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起到的重要作用。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与航海实践出现第一个高峰;宋代随着丝织业和制瓷业发展,海运有了长足进步,“南海一号”古沉船即为实证;元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海上漕运及运河漕运突破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船舶容量大大增加,新安沉船和相关文物的打捞一度震惊世界;明代的造船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峰,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皆是空前,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更有《天工开物》《南船纪》《漕船志》等多部有关船舶或船厂的著作留世。可以说,在古代,中国传统的造船与航海业长期领先于世界。
在山东博物馆二层《山东历史文化展》(秦汉-明清)展厅里,陈列着1956年出土于山东省梁山县西北十八里宋金故河道林姊河内的一艘明代大船,它是迄今为止京杭大运河出土古船中年代、用途最明确、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漕船,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这艘大船全长21.8米,质地为南松木(杉木类)。船身柳叶形,中部宽3.44米,头部为1.9米,尾部为1.56米,排水量32吨。整艘船共有13道横舱壁,每隔两舱有一舱门,使两舱相通,其中第10、第11舱为居住舱,上部有一个舱棚,高出甲板约1米,而在第3、第7舱各有残余桅杆一根,前者高1.7米,直径为0.3米;后者高1.3米,直径为0.36米,均为正方形,左右用0.45米的木板夹住。其他舱均为货仓,主要装载粮草货物等,一次能运载12~15吨的物资,在当时属中等规模。据专家推算,这艘船的主桅杆高约14米。
这艘明代漕船的发掘与保存十分不易。1956年4月,梁山县黑虎庙区馆里乡红光农业合作社第三生产队的村民在村西宋金河支流劳动,有位村民在挖藕时偶然间从厚厚的淤泥里挖出了一块大木板。他们猜测木板下面还有“宝贝”,于是动员了20名群众一起挖。28天后,一艘埋藏在淤泥中的古代沉船终于重见天日。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并将散落在民间的许多船板和零件收回。他们从县木工业工会找到有经验的工匠前往现场拼对,按照原船现存的钉眼及挖船人的口述,使用木桩和绳子把船板拴连起来,用5天时间了解了船的大体形状,最后将其运往济南,由山东博物馆负责复原、保护和陈列。
在2010年山东博物馆新馆开放前,这艘明代漕船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拆解式搬迁。山东博物馆文保部的工作人员花费了两个多月,将这艘古船测绘、分解、搬迁、组装,并对船板进行加固、干燥、防虫、防腐等。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所有船板、船钉都按照原本的方向和位置进行拆装,没有任何破坏或改动,山东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者还为此设计了起钉器等专用工具。这是全国第一次古船的成功搬迁,经过拆解组装,一方面运用新技术对这艘古船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另一方面也理清了古船的结构和造型,为船舶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发现。
漕运是中国古代文化特有的现象
中国古代的漕船大都为木质结构,因而保存难度很大。这艘明代漕船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是我国古船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例,其底板、舷板、舱壁板、隔板、甲板,甚至桅杆都残存着,实属难得。第一舱内还放置着一个铁锚,锚高160.36厘米,上有铁环、四爪,锚上刻有“甲字五百六十号八十五斤”“洪武五年造 字一千三十九号八十五斤重”等字号的铭文。从铭文得知,这艘船造于明代洪武初年;船锚编号至“一千三十九号”说明船的数量在当时相当可观。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共发现文物174件,包括兵器、马具、生活用品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兵器,有刀4件、剑1件、矛2件、箭镞20件、头盔2件、甲片多片、马镫5件等。最为特别的是1件铜制火铳,长44厘米,口径3.9厘米,这是首次在明代古船上发现火器,以至于古船的性质一度被定为兵船。但后续经专家考证,古船的13个舱位除两个是居住舱、两个被桅杆占用,其余均为货舱;且这件火铳威力很小,可能只是用来保护船及货物的安全。因此,这艘古船被确定为明代用于运送粮草的漕船。
这艘古船虽然结构简单,但工艺精细,如今依然可以看出一些用于增加船体构造强度的榫接和加固工艺。值得一提的是,这艘古船运用了水密舱壁技术,即使有一两个舱破损进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舱内;还能提高货物装卸效率,便于管理和分类。古船船尾还有两根水平的舵柄清晰可见,这证实了我国古代造船领域的另一项重要发明——船尾舵技术。它是设在船尾正中用来改变和稳定船舶航向的装置,通常由舵叶、垂直舵杆和水平舵柄组成。不过,这艘古船的舵叶和舵杆未能保存下来。船尾舵、车轮舟、水密舱壁和指南浮针,这是中国在造船领域的四项重要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重大贡献。
造船技术的发达使得明代初年航运兴盛,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动脉,在河道行驶的官船、商船、舟船日夜往来于运河之中,构成了一幅繁华的运河水上交通图。这艘漕船凝聚了明代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匠人的聪明才智,更见证了中国古代河海运输的繁荣历史。此外,它所反映的古代漕运制度起于秦汉,盛于唐宋,延至明清,辛亥革命后统征货币、废除漕粮。漕运是中国古代文化特有的现象,它不仅是整个国家实施南粮北运、北煤南运、解决官兵粮食供给和国家存储的重要措施,也是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的需要。正是这样一艘通过水路南来北往的漕船,为国家输送了粮食和各类生产生活物资,也为明清时期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然而,为防海商集团内外勾结危及朝廷,明清王朝的统治者大多对走向海洋持有非常保守的态度,多次颁布禁令限制船帆的建造和出海,造船技术由此走向衰落。经历了近代船舶工业的困境之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我国的科技与军事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山东舰的海试成功表示中国在航海领域已然实现跨越式发展。“山东”这一名称和形象,也将随着山东舰的航迹遍及世界。
来源:齐鲁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