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11|回复: 2
收起左侧

北海老人40年搬运200多万块石头,徒手建造船舶避风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远看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于蔚蓝海面。绿树环绕,常年被海水冲刷出来的奇特地貌,更是成就了这里独有的风土人情。

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来此游历时曾留下诗篇:“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正如这诗中所言,来这岛上的人无不对这岛上的美景啧啧称叹。

岛美,人更美,就在这风景壮丽的涠洲岛上有一位“愚公”,用了40年时间,移石200多万块,为当地人建起了避风港。

一头牛,一根铁杵,一副手套

以前听朋友谈论“愚公移山”时,总带着几分戏谑,总觉得不切实际,真的有人能将如此枯燥乏味的事情做下去,还不求回报?但听到陈光权的故事,我们都会明白其中深意。

陈光权是涠洲岛民。在这座美丽的海岛上,岛上居民大都以捕鱼为生,渔民最注重的就是出海安全,一旦遇到什么恶劣天气,就要紧急返回港口避险。

先前的涠洲岛东面是没有港口的,附近渔船回港都要绕到西边去。然而最近的一个港口也有几十公里,船需要开两三个小时,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根本躲避不及,类似事情也确实发生过。

1986年,第9号台风朝着涠洲岛奔去,涠洲岛东面100多艘渔船来不及赶到避风港,被滔天巨浪掀翻,损失惨重。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陈光权便有了建立港湾的想法。然而这个想法旁人其实也曾有过——在涠洲岛东部海边有一条小沟岔,建海港这里算是首选。迟迟未做,是因为此处正对着风暴方向,风急浪高,施工困难。于是这件事情被一拖再拖,以至于真的遇到台风也避无可避。

陈光权却没有打退堂鼓,他说干就干,一头牛,一根铁杵,一副手套,就当起了现实版“愚公”,一点点建起港湾。海边能用的石料用完了,就在岛上四处寻找能用的建筑废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做就是40年。

40年如一日,累死20多头牛

人们常说,想做一件事很简单,但是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好,就很难了。陈光权就是如此,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可好像就是天意弄人,夜以继日的忙碌,好不容易建好了部分堤坝,却在1989年的一次台风中被全部冲垮,石料被海水冲走,连带着之前的努力一并消失。可即便如此,陈光权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堤坝倒了,再重新来过。拉石料、砌堤坝,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这件事情上。

有人问他,这样值得吗?他说:“值得啊,牙齿搬掉了我都不怨。”

由于长期搬重石,陈光权经常咬紧牙关,长期如此,引起牙齿松散、脱落。可就是因为心底有一份坚持,他不愿放弃。也就是这样的坚持,让大家都看在眼里,纷纷伸出援手,只要空闲,就主动过来帮忙。大家都明白,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造福大家的事。

40年,日复一日的努力,“马拉港”终于诞生了,它让百艘渔船可以就近“回家”。因为太辛苦,牛都累死了20多头,几千斤的石料来来回回,每一块都是他的心血。

同船合条命,小我成就大我

现在的马拉港里停了很多渔船,大家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位“愚公”,捕鱼归来时,会给陈叔留些新鲜鱼虾,众人维护着这样一片用血汗堆砌起来的避风港。

在涠洲岛,客家人祖祖辈辈流传着一句“轻霜打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的谚语。他们世代遵循着“同船合条命”的精神,在共同利益面前,人们可以牺牲自我的利益,用小我来成就大我。

愚公移山移的就是一份坚持,300多米的简易港口,在这片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海岛上,续写着传奇。



来源:澎湃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看看什么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葫芦岛
1、从1986年开始,至今,33年!
2、累死了20多头牛,算谁的?
3、200万块石头哪来的?买的?谁出钱?
4、建成后的港口,收费不?
5、岛上的“组织”呢?
------------------就是为了“树立榜样”而拼凑出来的一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6 18:46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