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造船工业去年以来出现回暖趋势,南通在行业发展中找准定位,努力突破“大而不强”的痼疾,从相关行业指标上提升竞争力。1月20号,南通海事局统计的一组数据为之提供了佐证:2018年南通辖区新造船舶64艘次,累计达到276.6万载重吨,实现海工产品出口28艘次。新造船舶数量虽有所下降,但从船舶载重吨数据来看,2018年整体同比往年上升8.91%,这标志着南通船舶制造产业立足创新,积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
近年来,受世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我市船舶海工产业的发展也有所波动。作为国内第二大造船和海工基地,南通始终把船舶海工产业作为重要主导产业来培育,走出了一条从修船、造船,向海洋工程和船舶高端配套转型的发展之路,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和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一批船舶海工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增强研发能力,通过创新转型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借力智能制造,助推船企提质增效。
2018年以来,南通海事局积极落实“放管服”举措,扎实服务海工产业发展,助推船舶制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南通出口船舶持续保持大型化、技术化、先进化的特点,一大批高端海工产品频频亮相,特别是中远川崎2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招商局重工40万吨级矿砂船、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等不断惊艳着世界的目光。我市相关部门今年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联合创新,深化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持续保持我市船舶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来源:南通网 记者 朱蓓宁 通讯员 郗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