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记者在中海油深圳LNG接收站首个媒体开放日上了解到,作为中国海油和深圳市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中海油深圳LNG接收站经过前期调试,宣布正式投产,未来不仅为深圳提供安全清洁的“绿色能源”,还将通过“南气北输”为中国的蓝天保卫战作出贡献。
绿色能源:冷能供国家基因库等项目
戴上安全帽、穿上防护服,记者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乘车进入厂区,一字排开的4个巨大的储罐映入眼帘。“罐体是用来储存LNG的,每个罐体下打桩300根,罐体有先进材料制成的内胆、隔热层和钢制外壳构成,绝对安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接收站包含4座16万立方米LNG储罐,1座8-26.6万立方米LNG运输船接卸泊位,设计规模400万吨/年。
“1立方LNG可转换600立方天然气。”技术人员介绍说,按照这一比例,400万吨/年的规模可以提供巨量的绿色能源。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煤炭减少40%左右,具有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当深圳LNG年供销量达到设计规模400万吨时,相当于替代重油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2万吨,减排2352吨PM2.5。“社会效益也十分可观,每年利税总额约10.5亿元人民币。”
在经过一片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时,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接收站将在这里建设冷能转化利用项目,让LNG产生的冷能更好地为大鹏新区的产业发展、民生发展提供服务。目前初步规划是通过管网建设,将冷能输送到国家基因库、周边的酒店和正在建设的冰雪大世界等项目。
保护生态:厂区“瘦身”3公顷
大鹏湾畔,叠福山下,现代化厂区与原始生态实现相融共存。
在厂区旁边的一片林地,记者见到数只白鹭在欢快地觅食和嬉戏。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规划图纸中曾包括了这片自然保护林,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珍稀动植物提供生存的家园,在调查了周边的生态群落后,中海油深圳LNG接收站通过压缩厂区平面布局,主动“瘦身”了3公顷。
“在减下来的3公顷自然保护林中,生长着许多珍贵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技术人员介绍说,其中穗花轴榈最为珍稀,曾是史前食草恐龙的口中“美食”,如今已濒临灭绝。为了“复制”站址上的生态环境,深圳LNG移栽了原址上的古树,对每棵古树开展长达3个月的营养液输入和专人看护,以确保其全部成活。
来源:深圳特区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