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0|回复: 1
收起左侧

改革开放之路上的船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res03_attpic_brief.jpg -->
●人物档案

姓名:陈孝照

年龄:七十六岁

身份:“姚江轮”首任船长

【开栏语】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回首改革开放的40年,有太多太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的“第一”对现在仍产生着深远影响,40年间,当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让多少人的人生从此被改写。

今天起,本报将推出“我的1978”,聚焦那些走过改革起点的亲历者们。

亲历者说

我自豪,我是“姚江轮”第一任船长

这一行,我干了整整42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港口都去过了。但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是,我开过“姚江轮”,而且是“姚江轮”的第一任船长。

这艘货轮可是大有来头,这是由浙江奉化船厂自行设计建造的,船上大多数船员都是阿拉宁波人。船上装了足足有上千吨的货物,都是浙江产的好东西,有各类罐头,还有奉化食品厂加工的笋。

1980年3月26日这一天,是“姚江轮”首航的日子,当天还搞了一场首航仪式。

res07_attpic_brief (1).jpg -->
首航盛况 首席记者 薛曹盛 翻拍

那天,码头上人山人海,特别热闹。港区本来是不允许放鞭炮的,那天破例放了鞭炮。岸边插满了彩旗,迎风飘扬。锣鼓喧天,彩旗猎猎,热闹劲儿仿佛就在昨天。

那天,我们特意在码头拍了张首航香港的“姚江轮”全体船员的合影,一直放在我的相册首页。有时候拿出来翻一翻,当天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过五关斩六将,我成了首任船长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首任船长是你陈孝照?

以前,我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原浙江省宁波航务学校)学船舶驾驶,算是学校四年制的首届毕业生。毕业以后,我当了整整八年的水手。

一条船上,一般有26个船员,船长、大副、二副、三副等,最辛苦的可能就是“二副”,工资不高,但干的活儿却是最多的。

而我干得最多的就是“二副”,经常被拉去“救急”。当时,我就撂过一句狠话:如果没有我陈孝照,这船估计开不了。只要我去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干的活儿越多,自然积累的经验越丰富。

“姚江轮”首任船长,听起来挺牛。但这个选拔过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过五关斩六将”,够折腾的。

当年,宁波港务局航运分公司有6个人被推荐参加考试,考出了两个,我是其中一个。

我担任“姚江轮”船长那年刚好38岁,正值壮年。

比起驾驶技术,英语是最难的一关

比起驾驶技术,最难的一道关,就是英语。我根本不懂ABC,英文天气预报就更听不懂了。

说实话,在那个年代,上学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副业”。年轻人可能想象不到,虽然要念四年书,但加起来上课的时间都不足两年。一会儿要割稻,一会儿要秋收,还要养猪,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要开姚江轮,必须要学会英语,而且需要储备一定量的航海专业英语。怎么办?只能自学。

没有老师,没有课本。我就打开录音机,把英语新闻录下来,一遍遍反复听,再查字典学习,分析语法,找英语基础好的请教。就是靠着这样听广播自学,一个星期左右,我就啃下了两三百个单词。

每天,我兜里都会放一本小本子,里面摘录了航海方面的英语单词,一有空就拿出来念几遍,上面还密密麻麻标记着宁波白话文。有时候甚至做梦说梦话,都会蹦出几个英语单词。

打那以后,我就每天两小时坚持学英语,18年来雷打不动。

后来,我去欧洲航线,都能用英语流利沟通,很多专业术语我现在还能脱口而出。一点不吹牛,我现在的英语口语,恐怕比有些年轻人好。

最念念不忘的可能是香港的海鲜

现在,宁波直飞香港,空中飞行时间仅2小时20分钟。但在当年,“姚江轮”从宁波到香港的航行时间是三天三夜。

开船前,我们满脑子都在想,香港是什么样子,到底有多繁华。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繁华,完完全全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开玩笑说,当年,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那时宁波高楼不多,顶多就四五层。但维多利亚港两侧全都是高楼林立,就像火柴盒子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到了夜里灯光闪烁,整个港口都是亮堂堂的。

其实,还没到港口,很多船员都迫不及待跑到甲板上眺望,想一睹维多利亚港的风采。一眼望过去,港口里停泊着几十吨,甚至十几万吨的大型船舶,这在当时真算得上是“巨无霸”了。码头上有很多大型的起吊装置,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

因为有大型起吊装置,码头的装卸能力远远高于宁波。他们的码头工人非常高效。我们要装卸三天的货物,他们一天左右就搞定了,简直不可思议。

但要说首航的印象,我最念念不忘的可能是香港的海鲜。

船舶靠岸以后,我们几个受邀到香港的鲤鱼门吃了一顿地地道道的海鲜。满满一桌透骨新鲜的海鲜,都是以前没吃过的。特别是那一道粉丝扇贝,鲜美的滋味现在回想起来都流口水。

记者对话

航海42年,救过人命吓退过海盗

今年76岁的陈孝照,皮肤黝黑,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饱经风霜的脸上,依稀能找到当年“船老大”的风采。

茶几上的三四本相册,记录着老人当年的足迹。“我的故事全都在这照片里了。有时候翻翻照片,感觉挺自豪的,这辈子算是没白活。”

“姚江轮”以后,陈孝照跑过日本、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航线。航海42年的他,始终忘不了维多利亚海港那盏盏灯火。“当时香港对我们而言,是中国看世界的一个窗口。”

海上的日子,总有酸甜苦辣。说起这些,陈孝照的脸上却是云淡风轻。

“有一次,在马六甲海峡,三个海盗偷偷爬上甲板,戴着黑色头套。这一幕被船上的二副看到了,二话不说就按响了警铃,全体船员都到了甲板上,每个人都拿上铁棍,戴上安全帽。看到我们全副武装,把海盗吓跑了。”

“吓退过海盗,还救过两条人命。那次航行途中,我看到海面上漂着一个人,我们合力把他捞上来了,还有生命体征。他在海上漂了两天两夜,如果不是被我们发现,估计就没命了。靠岸以后,家属见到我们,拿出厚厚一叠现金要塞给我们。当然,这钱被我们退回去了。”

1980年3月26日,一艘浙江人自行设计建造,宁波人自己驾驶的“姚江轮”从甬江港区出发,开往香港。这是改革开放后,浙江开出的属于自己的第一艘出口货船,进出口贸易自此打通。宁波的对外开放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今年76岁的陈孝照就是“姚江轮”的第一任船长。首航时彩旗猎猎的热闹场面,第一次踏上香江的悸动,这些都深深烙印在老人的脑海。□首席记者 薛曹盛

历史年轮

1979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但在当时,宁波港迎来送往的都是外轮,没有自己的出口船只。而“姚江轮”算是宁波开出的第一艘出口货船,进出口贸易自此打通,这是宁波改革开放最好的见证。

港口就如同一个支点,撬动着宁波乃至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

数据显示,1978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0.7亿美元,到1997年已达到154.9亿美元,19年平均每年增长32.9%。民企出口额由0.52亿美元增至111.2亿美元,年均增长32.6%,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当年姚江轮上多为食品罐头等外贸初加工产品,如今已转变为机电产品等。

来源:现代金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都是老故事,曾经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1 22:36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