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际造船行业,中远船务与“吉宝”、“裕廊”或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巨头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实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这个后起之秀却在近两三年时间里,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发起了对老牌造船巨头们的挑战。领导这个年轻企业的,是同样年轻的王兴如。
2001年6月,王兴如走马上任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时,这位年仅36岁的山东汉子,成为当时中远集团中最年轻的二级企业总经理。在执掌中远船务之前,他曾先后担任过中远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南通中远船务工程公司总经理等要职。在人才济济的中国远洋集团,王兴如被称作“少帅”。
8年前,中远船务刚成立时,销售收入不过10亿元人民币(2亿1000万新元),公司整合了三家修船厂,“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修船集团”。王兴如用了2-3年时间整合了内部资源,之后在修船方面推进了很多创新。
当时,中远船务的市场策略定位为“先外后内”,即先把国外的市场做好,然后再找中国客户。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有效。
从2004开始,经过短短3年,公司的修船业务就做到了50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07年又翻了一番,达到了100亿,当年的利润也做到了20多亿。当时在船舶的常规修理方面,中远船务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不过,王兴如并不看好修船行业的长期前景。在他看来,尽管修船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就业,但修船产业的技术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且更让他担心的是,由于修船业进入行业景气周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涌入到这一行业中。
当时王兴如就想,中远船务一定要加快考虑产品的转型。
边接单边转型
王兴如说,在跟一些客户洽谈之后发现,一个海工项目造价有的多则6、7亿美元,少则也要一两亿美元,而修船一般只有几百万人民币,最多也就是几千万。很明显,造船业的利润率更高,潜力更大。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对的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问题,如果在技术方面没有人才,我们就无从谈起。”
从2006年中开始,中远船务决定同时向海洋工程设备建造和造船方向转型。第一步,先从海工产品做起。在这个细分子行业,新加坡的实力是最强的。
于是,王兴如说,“我们就考虑从新加坡引进人才,如果引进了新加坡海工方面的人才,就意味着我们一步到位地引进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在引进新加坡海工人才之后,也就相应地引进了新加坡的设计模式、管理模式等等,甚至还包括客户,因为这个圈子是很小的”。王兴如的策略是边接单边转型。
他的胆子很大,当时几乎空着手就拿到了几个大单,而且都是高技术含量的。单子接了之后,反过来再去新加坡招人。
截至目前,中远船务从新加坡招聘了大约30位设计及建造方面的人才。有了国外的顶级人才加盟,很多国内船厂的技术骨干也慕名而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中远船务就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技术和建造团队。
同时,在造船方面,因为韩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当时中远船务就引入了十几个韩国人。而且,他们还利用一些机会跟韩国造船公司成立设计团队,并推行韩国的造船管理模式,“接起订单来就更容易一些”。
在2007年、2008年两年时间,中远船务在海工和造船方面,共接到了约90亿美元(130亿新元)的订单,技术团队扩展到1300多人。它的技术特点也很明显,就是“造船学韩国,海工学新加坡”。
订单接连不断
王兴如说,中远船务的订单现在已经接到了2012年。造船方面,订单在2012年之前不需要再接;而海工方面,现在正扩展生产能力,同时减少修船量。“我们去年修船销售收入为90亿,如果没有产品转型的话,现在看来肯定要亏损的,或者要裁员,但是由于我们成功转型,现在海工产品订单非常多。”
目前,公司在手的海工订单总额为12亿美元。
出处:国际船舶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