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41|回复: 11
收起左侧

中远船务“海工学新加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在国际造船行业,中远船务与“吉宝”、“裕廊”或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巨头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实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这个后起之秀却在近两三年时间里,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发起了对老牌造船巨头们的挑战。领导这个年轻企业的,是同样年轻的王兴如。

2001年6月,王兴如走马上任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时,这位年仅36岁的山东汉子,成为当时中远集团中最年轻的二级企业总经理。在执掌中远船务之前,他曾先后担任过中远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南通中远船务工程公司总经理等要职。在人才济济的中国远洋集团,王兴如被称作“少帅”。

8年前,中远船务刚成立时,销售收入不过10亿元人民币(2亿1000万新元),公司整合了三家修船厂,“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修船集团”。王兴如用了2-3年时间整合了内部资源,之后在修船方面推进了很多创新。

当时,中远船务的市场策略定位为“先外后内”,即先把国外的市场做好,然后再找中国客户。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有效。

从2004开始,经过短短3年,公司的修船业务就做到了50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07年又翻了一番,达到了100亿,当年的利润也做到了20多亿。当时在船舶的常规修理方面,中远船务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不过,王兴如并不看好修船行业的长期前景。在他看来,尽管修船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就业,但修船产业的技术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且更让他担心的是,由于修船业进入行业景气周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涌入到这一行业中。

当时王兴如就想,中远船务一定要加快考虑产品的转型。

边接单边转型

王兴如说,在跟一些客户洽谈之后发现,一个海工项目造价有的多则6、7亿美元,少则也要一两亿美元,而修船一般只有几百万人民币,最多也就是几千万。很明显,造船业的利润率更高,潜力更大。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对的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问题,如果在技术方面没有人才,我们就无从谈起。”

从2006年中开始,中远船务决定同时向海洋工程设备建造和造船方向转型。第一步,先从海工产品做起。在这个细分子行业,新加坡的实力是最强的。

于是,王兴如说,“我们就考虑从新加坡引进人才,如果引进了新加坡海工方面的人才,就意味着我们一步到位地引进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在引进新加坡海工人才之后,也就相应地引进了新加坡的设计模式、管理模式等等,甚至还包括客户,因为这个圈子是很小的”。王兴如的策略是边接单边转型。

他的胆子很大,当时几乎空着手就拿到了几个大单,而且都是高技术含量的。单子接了之后,反过来再去新加坡招人。

截至目前,中远船务从新加坡招聘了大约30位设计及建造方面的人才。有了国外的顶级人才加盟,很多国内船厂的技术骨干也慕名而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中远船务就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技术和建造团队。

同时,在造船方面,因为韩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当时中远船务就引入了十几个韩国人。而且,他们还利用一些机会跟韩国造船公司成立设计团队,并推行韩国的造船管理模式,“接起订单来就更容易一些”。

在2007年、2008年两年时间,中远船务在海工和造船方面,共接到了约90亿美元(130亿新元)的订单,技术团队扩展到1300多人。它的技术特点也很明显,就是“造船学韩国,海工学新加坡”。

订单接连不断

王兴如说,中远船务的订单现在已经接到了2012年。造船方面,订单在2012年之前不需要再接;而海工方面,现在正扩展生产能力,同时减少修船量。“我们去年修船销售收入为90亿,如果没有产品转型的话,现在看来肯定要亏损的,或者要裁员,但是由于我们成功转型,现在海工产品订单非常多。”

目前,公司在手的海工订单总额为12亿美元。

出处:国际船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吹吧!看着结局是什么样!不尊重科学发展观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主帅是一切事业的关键,看国企主帅有何作为,可不要三年换四任哦,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吹牛吧,大家走着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貌似楼上的几位都不看好中远船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中远是引进了新人和韩人,技术团队1300人,太多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中远万岁!
中远这条大鲶鱼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船舶事业与劳务市场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是不是整个有关船舶的媒体声音都是一片哀乐楼上的两位才觉得不是吹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吹牛吧,大家走着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原帖由 Guest from 117.136.12.x 于 2009-7-29 20:05 发表
我们船人都应该感谢中远,如果没有中远,很多人的薪酬可能不到现在的一半

十分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6 08:04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