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文无关,图/网络
2017年海洋工程市场深度调整的关键之年。
首先,能源结构稍有变化,低位油价或成常态。虽然目前业内对2017年行情多持乐观预期,但是,此轮减产协议只能维持6个月。且美国在特朗普上任后将推行强势的能源政策,包括能源独立计划等,势必要加强国内石油生产,一旦油价好转,生产恢复,对于市场来说又是一场灾难。因此,对于未来油价预期仍不明朗,低油价或将成为常态。
其次,运营市场供需失衡,业主经营状况堪忧。主要钻井业主经营状况进一步下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出现大幅下降。且目前大部分船队手持租约面临巨大挑战,2017年之后大部分业主手持租约将出现大幅下降。
第三,产业形势错综复杂,竞争态势更为严峻。中国自2013年首度超越韩国位居第一以来,连续四年维持市场份额。之前与中国产生激烈竞争的韩国和新加坡在订单承接的数据上来看,纷纷败下阵来。油价断崖式下跌是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经历此次深度调整,韩、新两国的产品结构、设计能力、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是中国海工产业需要积极面对的一个事实。
第四,手持订单风险加剧,延迟撤单现象频发。在未考虑延迟及撤单的情况下,原计划2017年应交付761座/艘海工装备,其中,中国计划应交付457座,占比高达60%。相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2017年的交付情况难以乐观,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面临的交付压力更为严重。
未来关于的发展展望如下:一是海工市场维持颓势,短期内恐难以回升。2017年预计海洋工程装备将持续低迷,全年成交量在70亿美元、110座/艘左右。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总体低迷的大格局下各型装备表现将会出现较大差异,预计钻井装备一蹶不振,生产装备有望出现增长,海洋工程船表现平平。另一方面,随着清洁能源得到重视和海洋开发提速,一些天然气利用装备和新兴能源开发装备将会得到发展。二是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寄望新兴能源开发。低油价难以支撑海洋油气新开发项目。成本下降可刺激部分项目开发。另外,环境问题推动天然气应用及相关装备发展。随着温室气体排放要求日趋严格,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
来源:中国船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