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海上卫生动员中心连续12年开展海上演练点亮海上“生命之光”
国家海上卫生动员中心于2002年7月30日在大连成立。该中心依托世昌舰、医疗模块大队等实体,采取与海军训练舰支队一个机构、两副牌子的办法组建。2005年以来,中心安排地方医护人员登上世昌舰模拟海战伤开展救护演练,迄今培训人数逾1500名,为战时全面动员国家医疗卫生力量参与海战场救护探索出了经验,被誉为信息化海战场卫生动员的探路者和急先锋。
如何让“天使”变战士?
从陆地到海洋,环境的巨大变化让很多人都不适应。如何让参与演练的“白衣天使”变身搏风斗浪的“战士”就成为必须解答的第一道“思考题”。
“把选拔门槛拔高,从严把关从源头上确保海上医疗民兵的高素质是解题第一招。”国家海上卫生动员中心主任王炜娓娓道来,“在演练开训前,中心都要与参训医院协调,严格审查参演人员,政治不过硬的不行,专业不过硬的不行,身体不过硬的不行,心理不过硬的不行。”
一番筛选下来,往往只有“尖子”“带头人”这样的高素质医护人员才能入选。确定参训名单后,中心便为他们配备海洋迷彩作训服、作训鞋、作训包。制式装备有效增强了地方医护人员的荣誉感,也迈开了向战士“塑形”的第一步。
“我国是崛起中的海洋大国,国际环境比较复杂,海洋权益和岛礁争端是某些国家遏制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演练的集中教育阶段,中心都会邀请军事专家为参演人员举行海洋观教育、海战史研究、国际形势分析3堂大课的集中教育,让地方医护人员熟悉海洋、了解海军,强化他们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天蒙蒙亮,地方医务人员便闻令而动,走上世昌舰的飞行甲板,在舰上官兵的指导下,出操训练。这种正规化的队列训练,贯穿救护演练的全过程,让军人的英气逐步在地方队员的身上生发出来。
“上了舰,你们就是舰上的一分子,就要参加舰上的各种勤务。海战打响后,我们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正式登舰前,世昌舰舰长王小乐的话让医护人员热血沸腾。为了让他们迅速实现角色转变,适应舰艇生活,承担演练任务的世昌舰要求地方医护人员,按照舰员的标准整理内务,全程参与舰上的各种部署,做到全员在舰、全员在管。
-->
在世昌舰上做手术
如何让演练场更逼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打赢未来海战是唯一目的。但在和平年代,如何科学组训,让参训人员体验战时感觉,成为必须解答的第二道“思考题”。
“战争从哪里打响,我们就到哪里训练。战场是什么环境,我们就创造什么环境。”在谈到海上卫勤演练的训练标准时,中心动员研究室主任刘海鹰介绍说,12年的医疗救护演练中,他们坚持在深海设置训练场,设置了核生化袭击、多艘舰艇受创等复杂情况下的多项训练课目,锻炼参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海上浪大涌大,让很多从未上过船、甚至从未见过大海的医护人员出现了大面积的晕船反应,恶心、呕吐、出虚汗、手脚无力等症状时常发生。
“在海上做手术不仅医生自身状态无法达到最佳,而且环境比内陆医院差很多。同样一台手术,在海上耗费的精力是在医院手术室的3倍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去年7月派遣了13名医护人员参加“海疆召唤—2016”海上医疗救护拉动演练,回到医院后,他们如是对同事们说。
海上医疗救护演练,虽说只是一场演习,但只有演得真切才能让医疗人员身临其境。为此,中心在“群众演员”上也做起了文章。
早期开展海上演练时,中心都是用绷带把人一扎,再浇点红墨水就充当伤员。医护人员按救护流程演练下来就完了,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
怎样才能让“伤员”看起来更逼真呢?中心专门派人去北京电影学院和地方的影视基地,跟着剧组人员学习伤口化装的技术,并集中采购了一批模拟血液、烟灰等专业的化装工具。每次演练前,他们都组织官兵精心扮演成各种海战伤员,要求表情要像、声音要像、动作要像、伤口要像、服装要像。
为了真切的模拟贯通伤、爆破伤、烧伤等常见海战伤的救护,每次演练,中心都订购一批医疗用动物,制造真实的伤口供医护人员手术治疗。这些特殊的“病人”为了打赢未来海战贡献了力量,医护人员也全力恢复它们的健康。
与陆地医院救治不同,海上救护面对的是大面积伤病员的应急救治,而不是针对一个伤病员的精心救治,非常考验医护人员的统筹能力。为了更接近实战,中心会动员100多名官兵或者学员,设置海上伤病员集中就诊课目,让参训人员得到真正的锻炼。
如何让演练有实效?
海上医疗救护演练已经组织了12年,在国家、各省市自治区、中央军委、海军等各级的大力支持下,1500多名地方医护人员参训,量的积累小有成就,但如何实现质的转变,打造一支平战结合、能打胜仗的海上医疗民兵队伍是必须解答的第三个思考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救护演练的主要组织者和落实者,国家海上卫生动员中心始终加强自身建设不放松,打造了一支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硕士以上学历的干部超过50%,并通过送学培训、交流任职等方式,不断提升干部的素质。同时,他们狠抓理论研究不放松,近年来承担了10多项国家和军队的重大课题,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记者了解到,目前演练的主要环节是海上救治,但这仅仅是整个海上救护链条的一环,今后在海上搜救、伤病员换乘、后送等环节上急需强化。而这些环节,需要动用直升机、搜救船等军地装备,虽然难度更大,但却是打赢所需。同时,目前海上卫勤演练远达不到要求,而地方医护人员多数只训练一次也很难完全胜任未来海战的要求。“应该进一步打开思路,在军民融合的框架下,让参训过的医疗人员,随同军舰执行出访、演习等作战任务,在任务中摔打、历练才能加速他们的成长。”多次参与演练的医疗模块专家张启军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心目前正在筹建人才库,把所有参训医务人员的信息录入其中,按照不同的省区、专业、特长进行分类,并通过回访制度、复核制度等,全面准确地掌控这支医疗队伍的动态变化情况。
此外,更加宏伟的蓝图也在勾画中。中心政委宣连军认为:“世昌舰+医疗集装箱系统构成的海上医院性能并不逊于医院船,具备走出国门,执行医疗援助、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能力。 因为其依托的都是地方医生,和平色彩更为浓厚,更容易凸显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友好形象,并且更能激发地方医疗民兵爱国拥军的热情。”
这个设想令笔者拍案叫绝,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相信军民融合又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
学习海战场救护理论知识
让更多地方医生上舰出海
薛志亮
战场救护对海上作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可谓海战场的“生命线”。筑就这条“生命线”的,就是被誉为“生命之舟”的医院船和战斗在船上的医护人员。
马岛战争中,英方动员并向战区投入了4艘医院船,同时征召大批医护人员随船出征。对伤病员,轻者实施快速医治,使其迅速重返战场,以保持前线作战力量,重者则先在医院船上进行紧急手术或治疗,控制伤病情,再由飞机空运回本土治疗,大大降低了伤病员死亡率。英国的这一做法生动诠释了海战场“生命线”的重要性,曾引起世界军事后勤和动员领域广泛关注。
1996年,国防动员舰“世昌”号下水服役,拉开了铺铸我军海战场“生命线”的序幕。2008年底,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专业医院船866舰正式入列海军。这艘被誉为“和平方舟”的世界首艘万吨级医院船,功能构设和硬件设施不亚于三甲医院,已经在海上医疗救护、人道救援中展示出强大的平台作用。
然而,必须看到,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不仅表现在作战对抗上,也表现在后勤保障和战场救护的较量上。再强大的平台、再完备的设施只是战场“生命线”的物质基础,只有与人的因素相结合,其功能才能被激活,“生命线”才能被赋予和保持生命力,“和平方舟”才能转化为救死扶伤的“生命之舟”,为部队保存战斗力、打胜仗提供可靠支持。这也是一条不容忽视的战争制胜机理。
以这一制胜机理为视角,审视10多年来持续开展的地方医疗卫生力量登舰演训活动,既要为军地双方齐心协力、共担使命的干劲和成绩点赞,更要有让海上“生命线”与战场对接得再快些、再实些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要看到,与海洋军事强国相比,我军海战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和储备还存在不小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物”的方面,更主要地表现在“人”的方面。相对而言,“物”方面的差距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赶上去甚至超过去,“人”方面的差距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追上来的。
怎么办?不要被“世界首艘”之类赞誉之词迷惘,而要放眼全球,积极借鉴外军有益经验,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不要让成绩成“浮云”,遮住面向未来战场的眼光,削弱发现问题的敏锐和直面问题的勇气,而要从实战出发,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倒逼的务实作风,把“物”和“人”两种因素都摆到近似实战的环境下动员、训练、检验和检讨,找准完善制度、政策的切入点,发现改进提升装备、设备设施功能的空间,探寻弥补人员心理、技能、作风等方面短板的路径,建立实现人装高效结合、充分发挥战场救护效能的机制,把海上“生命线”扎扎实实地与战场对接起来。
听参训医生怎么说
在“海疆召唤—2016”海上医疗救护拉动演练中,全国有5个省市的60名地方医护人员搭乘世昌舰,开展模拟实战条件下的跨海区海上医疗救护训练。
记者:您能否简单介绍下“海疆召唤—2016”海上医疗救护演练的情况?
张进军(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那是我第一次登上海军舰艇,至今难忘。
演习中,60名地方医护人员被分成5组:指挥组、手术组、医护组、检伤分类组、保障组。北京急救中心的12名医护人员承担起检伤分类组和医护组的岗位职责,我是检分组的组长。演习中,当有海战伤员送来时,检分组成员会对伤员的受伤情况进行初步鉴定,并决定将伤员送往相应的救治科室。整个演习活动除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外,还安排有批量伤病员救治演练、动物解剖外科手术等课目,每天还会组织一场教学课程。
为保障演习的顺利进行,保障舰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出发前,北京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共携带了12箱应急药品和医疗设备,采取一对一负责制,每人负责一只箱子。作为急救人员,我们时刻准备着。
记者:作为一名地方医疗人员参加国防动员演练,能适应吗?
张进军:其实,我是一名转业军人。1997年,我考上了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生,1998年,嫩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医大的学生和官兵一起参加了抢险救灾活动。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军队医院工作,2004年,转业回地方。
如今,离开部队已经有13年,但当我听见军队号角的召唤时,心情澎湃依旧。来自“海疆召唤—2016”演习的邀请让我很激动。出发前,有些医护人员还开始自发组织体能训练。在海上的那7天时间,每天清晨6点,我们都会被久违的军号声唤醒。孩子问我:“爸爸,那么早起床累不累?”不仅不累,我还觉得很兴奋。唱军歌、站军姿,感觉自己的军队生活再次回来了。
记者:您觉得地方医疗人员参加国防动员演习的意义体现在何处?
张进军:首先,参加这次演习的地方医护人员,大多是第一次登上军舰。在现役舰艇上开展医疗救助演练,能够让地方医护人员更快地熟悉军舰、舰船知识,更好地熟悉海上生活。
其次,这两年,“军民融合”“国防动员”这两个词很火,这次演习就是充分利用了地方医疗资源服务军队、服务未来战争,积极探索未来的海上卫生动员的后备力量,这一点意义重大。
再次,演习有效地增进了地方和军队的了解和沟通,增强了地方医护人员的国防意识。作为地方医疗人员,能为国防事业尽一份力,我很荣幸。
记者:海战救援的难处在哪?
张进军:陆上救助和海上医疗救助的区别较大。集训期间,舰上每天都会组织一次教学课程,例如:海水浸泡伤该如何救治?海战伤伤员该如何救治?等等。授课的主题充分贴近未来海战的战场实际。为什么?为的就是让地方医护人员提前熟悉海洋环境、提前知晓未来海战可能发生的种种伤病情况,从而让自己有的放矢。比方说,同样是外伤伤口,海战战场伤病员的伤口会受到海水里细菌的感染,它的清创过程、愈合情况就会比陆上伤员复杂得多。这些情况,地方医疗人员需要提前熟悉。
记者:您认为演习中的哪些问题还需改进?
张进军:参加这次演习,无论是对我个人发展,还是单位团体合作,都收获很大。但也有两点遗憾:一是设备的问题。世昌舰是一艘教学舰,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主。但由于舰艇入列时间较久,舰艇上的医疗设备大多已经老旧,很难满足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现代海战场上的医疗救助需要。还有就是人员之间的协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应该增加军地联合卫勤演习的次数,加强军地之间的磨合,这对于未来海上医疗救助水平的提升很有裨益。
来源:中国国防报 (本版照片均拍摄于“海疆召唤—2016”海上医疗救护拉动演练,由国家海上卫生动员中心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