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日报》:中国船舶在年报和一季报中,业绩有了很大的差异,这个现象在整个船舶业中是否显得正常? 郑贤玲:年报与季报出现这么大的落差一点也不突然。因为在船舶业的风险,在它高点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个预计。船舶行业在去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去年的基数很高,所以这个下滑的比例大很正常。
《证券日报》:类似这种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会不会更强一些?
郑贤玲:今年的订单都会面临着一个延期的风险,并不是说它是大企业就可以避免订单撤销的危险。因为我们都知道,我国船企的订单有80%是来自于国际市场。现在船舶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市场饱和,产能严重过剩,需求太少!这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证券日报》:目前不少船企手里拿着2、3年的订单,这样是否可以说明至少最近还是不用过多担心,没有太多风险?
郑贤玲:订单在手也不是说就没有风险,因为还要看订单执行的情况。即使订单已经执行到一半,也可能面临合约方没有钱而终止合同的风险。而且有了这2、3年的订单又如何?能保证完全执行吗?以后怎么办?
《证券日报》: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扶植政策,船企面临的困难会不会在国家的推动作用下得到改善?
郑贤玲:这些政策并不见的会见效,因为船舶更大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在中国的订单只是很少一部分。现在国家在不断的提振信心,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困难。今年的风险在“订单延期”,但是这个风险是国际性的。
《证券日报》:那么说近期船企的发展是不是都会比较困难?前景也并不乐观?
郑贤玲:不要单说近期不乐观,这个连长期也很难好转,相信至少的3到5年的时间。国际趋势暂时也是起不来的。这个也不是我个人观点,行业内都有这样的分析。
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现在国外已经进入了船企“倒闭潮”,相信这也会慢慢的蔓延到中国,相信到时国有大型企业也会很难受。像中船这类大公司即使挨过这个困难期,但是过程也会很受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