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国海运)总裁李绍德建议,国家应设立石油海上储备产业基金,批量建造海上储油设施和超大型油轮,以拉动钢铁、船舶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大石油战略储备。
李绍德3月9日向《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石油储备能力相对不足,“国油国运”(指由本国物流商或船主负责本国进出口原油运输)比重偏低,应利用当前油价下行的有利时机,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力度。
李绍德认为,建造海上储油设施和超级油轮不需要占用土地,且能有效带动钢铁、船舶等重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这些超级油轮,油价低迷时可作为短期海上储油船使用;随着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可逐步投入营运,增强中国油轮船队实力,有利于实现“国油国运”目标,保障国家能源运输的安全。
目前,中国90%的进口原油通过海运完成,其中70%左右由国外船舶承运。2007年,国家发改委提出,2010年要将“国油国运”比例提高至50%,2015年逐步提高至80%。
李绍德表示,海上储油国际上已有先例,安全和防污染问题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案。1996年以前,日本主要靠油轮储油,十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中有两个是海上储油基地,由多艘巨大储油轮排列而成。
伦敦劳氏海事信息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月,全球共有37艘超级油轮被租用作为海上油库,期限在数月到半年不等。
李绍德还建议,国家应设立石油海上储备产业基金,吸收石油、钢铁、造船、海运等相关中央企业入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
【2009-3-12;来源:财经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