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造船市场,船市急转直下,成交趋于停滞、撤单现象频发,业内专家提
出,经过六年的持续繁荣,船市严冬已经来临。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20%,以其踏实稳健的经营作风、持续快速的发展业绩,坚定地向着“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的目标迈进…… 2008:防范风险做强主业持续快速发展 在2009年初召开的中船重工第十次工作会议上,李长印总经理报告中的一连串数据让该集团全体员工感到骄傲和自豪,经济总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5%、25.7%,增加值同比增长32.5%,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1.6%,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3.8%,高于中央企业优秀水平,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作为我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2008年,中船重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的不利影响,抓经营、抢订单,抓建设、提能力,抓创新、调结构,军品、民品、非船的比重进一步调整为17:45:38,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做好风险防范,是该集团公司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该集团公司一直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反复强调“经营企业的核心就是经营风险、控制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发展”的理念。无论是集团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以实际行动把这个理念贯穿到经营、生产、财务等管理工作环节。经营上,加强船舶及海洋工程项目合同签订的前期审查,对承接首制船和高技术船全部进行评估论证;提高船舶订单首付款比例,最高达到80%。生产上,强化生产组织协调,扩大钢材联合统筹订货范围和品种,占钢材采购量的89%,节约了采购成本,保证了资源供应。财务上,通过固定首期付款汇率、多币种结算、汇率风险共担、掉期结汇、贷美元结汇等办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船舶订单的人民币升值风险;拓展融资渠道,稳固资金链,大大提高了该集团公司抗御风险的能力,为该集团公司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保障。 抓住时机积极承接民船订单,生产不断提速。做大做强民船主业,是该集团公司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要务。2008年该集团公司抓住上半年船市高位运行的时机,积极与信誉好、实力强的大船东沟通,抢抓订单,共接单1149万吨,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大型化、批量化、系列化进一步显现,单船吨位由上年的9.5万吨提高到10.5万吨,新开发的30万吨矿砂船、9.3万吨散货船、9000吨化学品船等实现批量接单。截至2008年底,该集团公司手持合同超过2000亿元,手持船舶订单超过3300万吨,主要船厂任务充足。深入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实施精益生产,生产不断提速,建造周期进一步缩短。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水下周期缩短到38天,4250箱集装箱船水下周期缩短到30天,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据介绍,集团公司全年比合同期提前交付的船舶占交付总艘数的68%。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新船型和海洋工程产品成功交付。船舶配套快速发展,低速机、甲板机械、增压器、救生艇等生产增速都在50%以上。修船迈上新台阶,产销双超30亿元,结构不断优化,船舶改装实现大型化、批量化,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加快科技创新,不断优化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非船发展领域,是该集团公司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支撑。中船重工充分发挥科研设施全、人才队伍强的优势,一方面,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主流船型优化,全面推进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大型化、系列化自主设计和船型优化设计,完成了13000箱集装箱船、20.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11.7万吨成品油船等开发和优化设计,积蓄了发展后劲;另一方面,按照“有限相关、多元发展”的原则,利用军工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拓展非船发展领域,在 风电、核电、新材料、轨道交通、烟草机械、自动化物流、采煤装备等领域成功地开发了一大批新的非船产品,2008年非船产业占该集团公司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9:抢机遇保增长促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仍在持续蔓延,对我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2009年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中央直属的特大型企业,中船重工将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确定了“坚定信心,严控风险,危中求机,持续发展”十六字方针,计划实现经济总量超过13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70亿元,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 抢抓机遇。目前国家正在实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船舶工业调整振兴、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支持措施,这是国家继《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之后又一有力支持。中船重工指出,这进一步增强了造船人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信心,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认真研究,深入把握,积极落实,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总体实力,担当起船舶工业的顶梁柱,引领和促进中国船舶工业的调整振兴。 严控风险。目前,中船重工手持订单充足,但是如何确保这些订单顺利履约,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此,中船重工明确提出,把“保交船”作为今年船舶生产经营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抓好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组织协调工作,把握生产节奏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消除可能影响交船的“内因”;另一方面,认真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工作,随时掌握客户动向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各种情况的应对预案,减少可能影响交船的“外因”。同时,抢抓单壳改双壳、集装箱船和滚装船修理等订单,努力扩大修船总量;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加强关键船用配套资源组织协调,确保履约。 调整结构。中船重工充分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做强做大非船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调整结构、推进非船产业超常规发展。在非船产业上,中船重工除继续抓好具有传统优势的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外,还将加快做大具有增长潜力的新项目;抓紧开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扩大内需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新领域、新产品,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地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中船重工将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工程,加强各类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开发,重点开发满足国际新标准新规范的经济型、环保型、节能型船舶,加快突破一批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加强支撑船型开发的基础共性技术和绿色、安全技术研究,加快开拓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海洋风力发电、煤层气综合利用等新领域,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产业。 强化管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船重工将本着“过紧日子”的理念,苦练内功,夯实基础,重点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强化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的管控;狠抓节能减排,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并建立和落实相应的目标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 2009年,中船重工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担重任,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以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三番的新业绩,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