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上世纪80年代列装服役的拖船,如何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找到自己的战场定位?能不能扭转辅助舰船“后方部队、原地待命”的被动局面?
探索战时救援新路径,东海舰队某猎护舰支队“东拖852船”一下子从无人喝彩的“风平浪静”中走向了“风口浪尖”……
“低级错误”激发奋进勇气
“北港东南方向,快速出动拖带失事补给船!”一阵急促的警报震醒了“东拖852船”全体官兵。
“紧急备战备航!”不出10分钟,船体速离码头,全速起航。不料,航程中由于该船选择了与补给船失事地点较偏远的信号台,终因目标定位迟缓失去了救援机会。
“返航,分析原因!”靠泊军港,支队训练督导组成员和船上官兵围坐一室。海图上,分布在港区周边的信号台屈指可数,哪个与失事海区距离最近?哪个最有利协同拖船搜索定位?对此信号职手应该了然于胸,但恰恰犯了舍近求远的“低级错误”,信号职手连连叹息。
为什么会这样?进一步深究,问题浮出水面: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列装的老装备,“东拖852船”每次训练大多在港区周边徘徊,仅靠目视就能将“失事”舰船拉回军港码头。如此循环往复,使该船变成了一台简单的“海上拖车”。一旦出远海救援,“低级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未来海战场分布广,战况多变,如果我方舰船在陌生海区遭到重创怎么办?
该船官兵知耻后勇:绝不甘心当“海上拖车”,一定要走出岸港,挺进深海大洋!
走向大洋引发本领危机
去年5月份以来,“东拖852船”开始全面落实“跨区强训”方案。
以往,港内拖带时,拖船只要从船艉输送钢缆至失事舰船的前甲板,待对方示意绑定完毕,便开始起航拖带。如今跨海区紧急抢救,海上风高浪疾,一些海域还是岛礁密集区,既要为失事舰船实施“舷对舷绑定”,又要确保两者的平稳以便展开施救,难度陡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