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油价是决定海工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眼下全球海工市场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影响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10月22日,在大连国际海事展览会期间举行的2014中国大连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全球海工市场受原油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短期内仍将维持下滑趋势;面对市场波动,中国海工企业需洞悉市场趋势,提升技术能力,化解市场风险。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中国海工装备2013年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为29.5%,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已经提升到34.5%,位居全球首位。“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主要取决于产业政策环境的改善和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的海工产业发展迅猛,其中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号无疑就是中国船舶行业最为国人所熟知的产品。
这座国际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国船企自主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中国大型海工装备建造水平、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两大国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也正在积极进军海工领域。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海工业务接单107亿元,位居中国企业之首,并在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高端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船、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半潜运输船等领域形成了中船海工品牌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国企,还有其他大型造船企业、民营企业等也正在为了进军相关领域正在加快步伐。
不过,情况并不是那么容易,中国船协顾问王锦连分析认为,今年年初以来,海洋油气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兴旺后,目前已进入调整期,海工市场产能过剩风险正在加大。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琦也同样的判断,不论是运营市场还是建造市场,目前都面临下行风险。他认为,虽然海工市场总体依然处于历史相对较高水平,但是由于目前存在大量小船东、新船东和投机船东下单订造的情况,短期内,全球海工市场的形势不容乐观。
市场形势的变化将会影响许多中国企业发展海工装备的决策与方向。
另外,中国业界较低的海洋设备建造技术能力成为了国家海洋项目的绊脚石。虽然中国海洋设备及配件产业的发展前景较佳,但核心技术依然薄弱,相关设备的制作力量较发达国家也呈现明显的差距,因此中国业界具备海洋设备领域的高级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而以后可能为其付出最大的努力。
中国船级社(CCS)海工技术中心主任杨清峡表示,目前中国南海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CCS在南海环境分析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目前已可为相关企业发展应用于南海深水开发的项目提供环境分析支持。CCS正在进行的有关南海FLNG关键技术研究、深海半潜式生产平台规范建设、TLP平台规范建设等工作将会促进我国海工装备的规范体系建设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