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9|回复: 0
收起左侧

坐船去北京”:京津冀未来有望联手打通运河“龙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彻底断航之后,以大运河申遗成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三地将联手打通运河“龙头”,供船只进出京城。
  今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香河县水务、交通部门赴天津武清区参观访问,专门就运河通航工作进行了交流座谈并签署了通航合作的框架协议。“京津冀通航已经纳入顶层设计,计划2017年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天津市武清区水务局局长李春发说。
  作为元代以来船只进出北京地界的“龙头”部分,大运河流经“通州-香河-武清”的段落属于北运河,上承北京市区到通州的通惠河,向下流至天津市内汇入海河。据李春发介绍,“通州-香河-武清”段运河总长120多公里,目前三地分别剩余约28公里、21公里和10公里的河道没有治理。
  据了解,近年来三地下功夫整治运河,以武清为例,北运河在其境内总长62.3公里,为三地最长,目前已治理了50多公里,不仅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和拓宽,还在河岸两侧修建了郊野公园及滨水景观带,目前水面平均宽度达到140米。
  “恢复通航是一定要做的事情,根据三地框架协议,我们计划于2017年实现旅游观光性质的通航,而经过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协商,我们还希望在2020年能够实现客货运通航,让大运河重现昔日的风采。”李春发说。
  虽然是涉及到京津冀三省市,北运河的复航因为连通北京、天津两个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而备受瞩目。虽然今天两地因高铁而建立起了半小时的“双城记”,但就历史而言,恰恰是水运开启了京津双城千年联动之滥觞。
  以今天北京和天津的版图为界,“水上双城记”可以追溯至隋代大业四年(608年)开凿的永济渠;金代定都北京后,为保障首都粮食供应,于泰和五年(1205年)开辟潞水漕渠,成为北运河的前身;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通惠河后,运河得以从通州延伸至今北京市内积水潭一带,京津真正实现了城市之间的水路相连。
  事实上,自近代清政府停罢漕运、大运河济宁以北段落逐渐失去航运功能以来,京津之间的“复航争议”从未停止。民国初年,北京、天津、河北曾利用天然及运河河道开辟过多条客货运航线行驶轮船,虽然成本低于当时已有的铁路运输,但最终均因河道衰落等问题而停罢。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京津复航的呼吁之声不断出现,复航方案在北京、天津的多份城市规划中均有出现,但都以搁浅告终。
  除了牵涉各地区和部门利益难以协调,水量难以保证、经济价值不大等争议,以及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施工需谨慎等问题也制约着京津水上“双城记”的再现。
  坚决支持京津复航并提出在京津之间另开“京津陆海运河”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施昌奎告诉记者,考虑到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不好施工等因素,他才没有计划使用大运河古道,虽然自己的方案因工程量巨大、引海水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等问题而遭到“炮轰”,但他始终认为,除去客货运本身,复航所带来的科研、休闲、生态等一系列产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2014年,2500岁高龄的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同一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两地在双方协议中明确写道:“利用好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契机,共同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加快北京通州到天津境内京杭大运河恢复通航的工作进程”。
  李春发告诉记者,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他认为通州、香河、武清三地通航框架协议之下的京津复航一定能够实现,将来一定可以“坐船去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3 03:32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