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仅仅是我们的一块业务,环保产业、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和新材料行业也是中国重工的重要产业。”10月27日,中国重工相关人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的“我是股东——中小投资者走进中国重工”活动中表示,未来民船业务仅仅占到公司业务的30%。
当天,数十名投资者、卖方研究员、机构投资者走进中国重工位于大连的控股子公司大船重工集团,参观考察了钢配中心、船坞码头和特种船生产基地。中国重工资产管理部主任郭同军、大船集团总经理于逢平、董事会秘书杨晓英等众高管就投资者问题一一作答。
大船集团是中国重工最主要的资产,据介绍,公司按照“五业并举”的发展战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到2014年,海工、修/拆船和非船产业所占比重将接近一半,民船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运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郭同军表示,集团大力推进军工军贸的自主研发制造,进行军民融合的产业结构升级,集团依靠军工院所,打算实现军工技术推动民用产品研发,集团已经在海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能源交通产业等多个板块布局。
随着海工市场近两年持续活跃的发展变化,中国重工加大了在海工市场的发展,并进一步优化了海工产品结构。目前,中国重工已经进入深水海工装备制造领域。2013年完成海工产值57.6亿元,占总值的22.6%,同比增长15.1%。
公司高层表示,公司非船产业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其中大船集团非船产业以核电、海上风电、海洋石油配套、锅炉压力容器、建筑钢结构、大型起重设备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全力推进。
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郭同军表示:“2015年和2016年将是中国重工的并购年,中船重工对上市公司的后续资产注入将是持续性的。”
实际上,中国重工的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28家研究所,多年来一直布局科技产业化,不仅帮助集团公司顺利度过了民船市场最艰难的时期,还打造了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目前有数个营收达十亿级别的民品产业。民品产业已经成为集团公司重要的产业支柱。
“研究所改制的进度,目前分类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防科工局,目前的难点在上级批准的时间。”郭同军说。
目前,中国重工拟组建4家控股公司,组建控股公司将促进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进程。公司组建的七所控股有限公司、齐耀控股有限公司、杰瑞控股有限公司、双瑞控股有限公司分别原属于707所、711所、716所、725所,4家研究所的收入总和超过百亿,盈利能力突出。
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郭同军表示,将采取内涵和外延的方式发展,寻找外部并购机会,收购国内外一流的资产技术,布局全产业链。择机引进民间资本和中外资本,打造混合所有制企业。
“集团在不久的将来把优秀的军工及科研院所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作为产业整合者,积极寻找外部并购机会,收购国内一流技术和资产,引入高端人才。在内部,上市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培育、再创新的模式,全面布局军工装备研发、海工装备创新、能源装备全产业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