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舰、徐州舰、温州舰,三艘中国最先进的导弹护卫舰,先后在亚丁湾成功执行护航任务,如今,这一明星资产将注入中船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广船国际。这也就意味着,中船系资产整合的大幕已经徐徐开启。 10月14日,停牌半年之久的广船国际召开投资者说明会,董事长韩广德率副总、董秘、联席秘书、财务顾问组团回应市场传闻。当日,网络沟通会人气爆棚,各路机构云集其中。 按照大股东的计划,中船集团将把黄埔文冲旗下的军舰、公务舰、钻井平台等核心资产打包注入广船国际。虽然在沟通会上,对资产评估、注入时间表这样的敏感问题,广船国际并未给出明确回应。但市场普遍预期,注入已是板上钉钉,一旦完成军品证券化,广船国际也将成为A股军火概念股。 受到重大利好影响,中船系另外两家上市公司—中国船舶、*ST钢构遭遇市场狂热追捧,在广船国际停牌的半年中,中国船舶、*ST钢构股价双双翻倍,甚至有传闻称,中船集团将以广船为运作平台,对中国船舶、*ST钢构实施换股并表,进而完成整体上市。 毫无疑问,军品资产证券化是2014年市场最为炙热的炒作品种,但是市场极高预期的背后也传出不同的声音。“军工概念股的炒作已经严重透支,目前的市盈率水平无法支撑股价。”中航证券军工研究员李军政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类似导弹、卫星、舰船这样的军品采购,国家严格执行成本之上的5%毛利加成,这就极大限制了军品的盈利能力。 “以中国重工整体上市为例,公司规模大了,但盈利能力却没有显著变化。其他实施资产注入,以及整体上市的军工概念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李军政进一步指出,军品的利润率水平较以上市产品并没有明显优势,同时资产证券化会极大增加上市公司的股本,现在的注入过程类似于摊饼,面积大了,但厚度短期内难有实质提升。” 持续爆炒之后,中船系又将给资本市场交出怎样的业绩答卷? 军品成救命稻草 中船集团声名显赫,但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确实差强人意。 中船旗下三驾马车中国船舶、*ST钢构、广船国际,其中中国船舶的前身为沪东重机,*ST钢构的前身是江南重工。三家公司的主营产品均为民品船舶,业绩状态呈现强周期性。2006年受到全球资产泡沫泛滥拉动,船舶需求大幅提升,三驾马车集体业绩爆表,中国船舶甚至创下了每股300元的惊人数字。 然后,2007年后全球金融海啸袭来,资产泡沫崩溃,大宗商品需求放缓,民用船舶订单极度萎靡,三驾马车也联手业绩变脸。中国船舶股价从300元一路跌到16元,在央企市值缩水排行中名列前茅;广船国际大幅亏损;江南重工虽然重组为中船钢构,也难逃披星戴帽命运。 2013年,全球船舶需求出现一定回暖,中船系公司订单量出现复苏。其中,广船国际全年承接合同金额150.92亿元,同比增长139.8%。*ST钢构的运营状态最差,主业陷入泥潭,计划变卖资产保壳。 “虽然2013年行业形势有一定转暖迹象,但对中船系公司压力依然非常大。整船的毛利率水平持续降低,盈利能力未见恢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员表示,2014年上半年船舶的需求迅速萎缩,广船、中船的新增订单数据不佳,全球经济继续放缓,煤炭、金属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萎靡,2013年能否真正成为造船业的拐点,现在还很难下结论。 民品业务一团迷雾,中船系资本将宝压在了军品上。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军品资产证券化,成飞集成(55.37, -0.13, -0.23%)、中国重工等公司完成整体上市,中船系也不甘落后,宣布将核心军品资产黄埔文冲注入广船国际,引发了市场一轮又一轮狂炒。 中船系整合起步 神秘的黄埔文冲究竟成色几何? 资料显示,2013年8月14日,中船集团宣布黄埔造船、文冲船厂“两个法人企业、一套领导班子”,进行融合发展。业内认为,黄埔造船、文冲船厂的融合发展是中船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同年12月,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成立。 融合完成后,黄埔文冲船舶成为华南地区军用舰船、特种工程船和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也是目前中国疏浚工程船和支线集装箱船最大最强的生产基地。 黄埔造船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海军舰船建造厂家之一,为海军建造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等各类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共20多型200多艘。其中就包括黄山舰、徐州舰、温州舰三艘国内最先进的导弹护卫舰。 从业绩上看,2013年,黄埔文冲实现收入100.9亿元、利润总额为3.6亿元;而去年广船国际实现收入41.66亿元、利润总额0.28亿元;黄埔文冲的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是广船国际的2.42倍和12.86倍。 在民船盈利最高峰的2007年,广船国际的利润总额为13.43亿元,以军船为主的黄埔造船则只有1.05亿元利润,文冲船厂的利润总额虽达到历史最高峰8.92亿元,但两者合计也不到广船的利润水平。而到了盈利下滑的2011年,黄埔造船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文冲船厂利润下降为3.6亿元,广船的利润总额为6.07亿元,黄埔和文冲的利润之和已经超过广船国际。 “对于军品国家实行严格的采购制度,国营企业的毛利率被控制在5%,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民企产品毛利率可能超过50%甚至更高。”李军政分析指出,国外著名军火企业成品毛利率可以超过70%,中国的军工产品定价机制上就是行政主导,业绩弹性主要缘于订单数量。 李军政同时表示,出口军品毛利率应该会高于内销品种,但这块订单对上市公司来说盘子还比较小。 按照业内的判断,在黄埔文冲注入完成后,中船系资本资产整合仍将有后续动作。自2009年12月中国重工上市之后,中船重工集团就稳步推进整体上市工作,目前资产证券化率已超60%;而中船集团整体上市进度明显偏慢。 中信建投研究员高晓春也指出,“从2012年下半年中船集团新领导上任以来,针对中船、广船和*ST钢构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中船集团属地化整合正全面展开。从内在解决同业竞争的要求和外部与中国重工竞争的压力看,广船、中船最终整合为一家的可能性大;而从H股平台和董秘人事更换看,广船作为集团整体上市的平台可能性大。” 传闻中的被整合方中国船舶,给《投资时报》记者的回复是,“一切以公告为准。” 北京一位投行人士表示,短期内把中国船舶装入广船国际的做法并不现实。“对大股东来说,整体上市通常选择在股价低位实施,可以获得更多的股权对价。中国船舶的股价已经上涨超过两倍,显然大股东会面临股份缩水。即便实施整体上市,中船系在时点上也会选择在中国船舶股价低位时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