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面 杯水车薪 在中国向政府机构寻求援助,有时须做好问题已经解决但“救兵”才姗姗来迟的准备,而且此时你还不管要不要都得欣然接受。 这是业界对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推出的船厂“白名单”的其中一种看法。该名单于上周推出,但此时中国造船业最危难的关头已经过去,且相关文件未能清晰甄别哪些船厂具有切实的发展前景,哪些已不再值得扶持。 据悉工信部是在中国船级社的帮助下,以一种并不十分透明的流程打造出上述名单。评审依据的信息均由船厂自己提供,具体涉及技术、财务、商业以及经营等多个领域的标准,目的是给易受周期变动影响的造船行业提供指导方针,促其健康发展。 此外工信部称这只是首批名单,而此前观察人士的预期是大概有70家船厂将能入围。至于为何上周只公布51家,原因只有工信部才知道,不过预计接下来它还会增补一批名单。 就现实意义而言,这份名单将直接决定谁能赢得中国国有银行的支持,其中包括谁能争取到预付款保函以及营运资本。
上榜与没上榜者呈现两极化 以本次出台的“白名单”为例,船舶融资机构肯定都不敢怠慢。它们会仔细研读,但目的不是对其中的具体信息有兴趣—对于船厂的经营及财务状况,银行要比工信部了解得多。有这份“白名单”在手,接下来在批贷或拒贷时,它们就能更加“理直气壮”,而无须顾忌每家船厂背后跟政府部门的关系。
但这也是“白名单”最能引发弊端之处:它列入了多家国内规模最大、问题最多的船厂,却将那些能用订单簿证明自己已安然度过危机的船企排除在外。结果造成接下来若有银行不想贷款给熔盛重工,却找不到足够充分的理由;与此同时,明明是外商客户最青睐的船厂之一的澄西,却被晾在名单之外(至少目前如此)。
或许这种疏漏只是暂时性的,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工信部要急着给熔盛“撑腰”,却让其它经营状况更佳的船厂“望眼欲穿”。
HIT Marine驻上海经纪LiSheng指出,本轮意外出局的船厂还包括国有的天津新港、福州的海工船建造商—福州东南造船厂、以及诸如新乐、江门南洋等私营船厂。
尽管大部分市场人士都不愿对这份名单发表看法,但Li Sheng却坦率表示,对由此可能造成的扭曲现象感到担忧。
据他分析,造船市场大概可分为四个层级,顶层是邮轮板块,但那暂时还不属于中资船厂的“领地”;接下来是包括气体船以及高端海工船在内的其它高附加值船,目前这个部分仍由韩国与新加坡船厂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层是超大集装箱船与油轮,在这个板块中国有能力与韩国一较高下;最后则是散货船及标准大小的油轮与集装箱船。 通过表态支持那些具有更高端技术能力的船厂,中国政府也将引导信贷资源的走向。但Li Sheng担心监管机构或许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目前中国最能创收的船厂仍处于最后一个层级。 “他们没有考虑到船舶市场的特性。你不能用一份名单简单判定它们的命运。”
“在低端市场,是否拥有高新科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船厂能否以最低的成本,去满足船东的需求。”
问题是那些看似“普通”的船厂同样需要融资,因此我们不应让一项旨在鼓励高端技能的行业政策,导致那些其实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中国船厂得不到所需的信贷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