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05|回复: 5
收起左侧

VLEC市场:小荷才露尖尖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韩国三星重工日前从印度信实工业集团获得6艘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订单,总金额超过7.2亿美元。这是全球首笔VLEC订单,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有机构预测,受益于美国页岩气开发规模扩大、亚洲和欧洲市场对乙烷的需求增长,未来3年全球VLEC的市场需求为40~60艘。专家表示,VLEC市场刚起步,前景良好,但这种船型的建造难度较高,相关造船企业应在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的同时,加大研发力度,为承接订单做好技术储备。

乙烷运输风生水起

三星重工此次承建的6艘VLEC均为8.7万立方米级,平均每艘船的价格超过1.2亿美元,首制船将于2015年10月开工建造,前4艘计划于2016年交付,剩余2艘将在2017年交付。信实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6艘VLEC交付后,将用于运输从美国进口的乙烷,作为其在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贾姆纳加尔的炼油和石化联合体裂解装置的原料。
作为一种新型液化气运输船,VLEC一出现便受到业内的极大关注。有机构预测,VLEC市场潜力巨大,未来3年全球的需求为40~60艘。“美国页岩气开发热潮促使乙烷产量大增,价格降低,同时亚洲和欧洲地区对乙烷的需求明显增加,进而带来了大量运输需求。受此推动,乙烷运输船正逐渐成为国际船舶市场的热点。”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产业分析师张琦介绍,由于看好乙烷运输船市场前景,多家航运公司已经或计划下单订造一批包括VLEC在内的新船。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气体运输船运营商,英国Navigator Gas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乙烷运输市场,并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订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2.2万立方米乙烷/乙烯运输船。今年4月,Navigator公司又在江南集团订造了3艘3.5万立方米乙烷/乙烯运输船,并于近日为其中1艘船与奥地利Borealis公司签订了10年的租约。首制船交付后将用于运输美国生产的乙烷到瑞典。同时,Navigator公司正筹划大举进军VLEC市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Butters日前表示,公司正与有关承包商以及船企洽谈VLEC业务。考虑到VLEC的特殊性,Navigator公司将在确定租约后开展新造船项目。“Navigator公司对VLEC业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说明其对该型船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张琦说。
另一家国际知名气体运输船运营商丹麦Evergas公司,于2013年1月与英国英力士(INEOS)集团签订了长达15年的乙烷运输协议。随后,Evergas公司在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订造了3艘2.75万立方米多用气体运输船,用于为INEOS集团从美国运输乙烷到欧洲。鉴于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今年5月,Evergas公司宣布将该型船订单增加至6艘。另有消息称,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正计划订造4+4艘VLEC。

多家船企伺机而动

随着全球乙烷运输需求的增长以及船东对船舶经济性要求的提高,加上近年来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VLEC的出现可谓“顺理成章”。专家表示,目前全球尚未有VLEC建造先例,其技术难度较高,有意涉足该领域的造船企业应提前开展研发设计工作。
“VLEC的建造难度在于液货舱和货物围护系统。这一点和液化天然气(LNG)船类似。目前相关技术被少数几家国外公司所垄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与建造4万立方米以下的乙烷运输船相比,建造VLEC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对船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也更大。
事实上,船企在VLEC建造领域的竞争早已展开。韩国三大船企现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从去年年底开始着手竞标信实工业的6艘VLEC建造项目。其中,现代重工与BW Gas公司合作推出了采用SPB型液货舱设计的VLEC,并为其配备了用乙烷作燃料的ME-LGI电子控制推进系统。大宇造船海洋则联合比利时Exmar公司推出了采用薄膜型液货舱的VLEC。但最终,三星重工胜出,中标该项目。江南集团在乙烷运输船建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从两年前开始对VLEC进行技术研发。江南集团总工程师胡可一表示,该公司目前在VLEC液货舱研发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为承接VLEC订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乙烷运输船设计方面,德国Hartmann Reederei日前推出了一款可使用乙烷做燃料的环保船型 “ECO STAR 36K”。该型船总长188米,型宽29米,设计吃水9.5米,采用全新的C型液货舱,其上层建筑位于船首,可有效提高船舶稳性和运营效率。目前,太平洋海工已获得3艘该型船订单,交付后将用于从美国运输乙烷到英国。
未来几年,全球乙烷运输市场将出现持续繁荣的景象。“对于船企而言,这将是难得的市场机遇。如何在VLEC建造市场分得一杯羹,值得中国企业认真研究。”张琦建议,相关船企及早介入,认真分析市场需求,着力解决相关技术难题,为顺利接单做好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中国造船厂又得穷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上层建筑在船首  这个好蛋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40-60有点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LNG货舱类型竞争开始扩展并嫁接到LEG,先有薄膜型Mark III(87K韩国造),接着3联C型独立罐(85K/36K中国造),接下去SPB很有可能进来掺和。风云再起,液氮的普及知识真有用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2-13 01:43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