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46|回复: 1
收起左侧

2014年海工装备市场保持活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5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今年我力推高端制造业的首先发力“海洋工程”。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中国船舶行业工业协会发布报告时预测,201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仍将活跃,特别是浮式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前景相对乐观。
  据统计, 2013年中国海工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订单超过180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超过新加坡居世界第二。新接各类海洋工程平台61座和一艘钻井船,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49座,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随着中国海洋战略的加快推进,2014年海工装备市场将会依然活跃,但是由于不少造船厂转投海工,因此还需理性进入,规避产能过剩风险,提高技术水平。
  对于我国当前海工装备建造的主要企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国安曾表示,主要包括:中船重工、中船工业、海油工程、中远船务、中集集团来福士、振华重工、熔盛重工。
  记者注意到,《通知》开篇即指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当前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落实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印发该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的工程目标是,到2016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实现浅海装备自主化、系列化和品牌化,深海装备自主设计和总包建造取得突破,专业化配套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健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标准体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形成系列化,深海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半潜式生产平台等实现自主设计和总承包,水下生产系统初步具备设计制造能力;升降锁紧系统、深水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大型平台电站等实现自主设计制造和应用;深海工程装备试验、检测平台初步建成。到2020年,全面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与建造能力,形成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总装建造、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的产业体系,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实际方案还提出主要任务,包括其一加快主力装备系列化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即,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物探船、半潜式钻井/生产/支持平台、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海洋调查船、半潜运输船、起重铺管船、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等主力装备的系列化设计研发,着力攻克关键技术,加强技术标准制定,注重研发全过程的知识产权分析,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其二,加强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开发,提升设计建造能力。即,通过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强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FDPSO)、自升式钻井储卸油平台、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和再气化装置(LNG-FSRU)、立柱式平台(SPAR)、张力腿平台(TLP)等装备开发,逐步提升研发设计建造能力。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加强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VLFS)、深海工作站、海上浮动电站、大洋极地调查及深远海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探测装备、海底矿物开采和运载装备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做好技术储备。
  其三,加强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升配套水平。即,重点开展升降锁紧系统、深水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单点系泊系统、大型平台电站、燃气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环境检测/监测系统、钻井包、海洋工程起重机、脐带缆、柔性立管、水下生产设备及系统、水下安装/检测/维护系统、物探设备、测井/录井/固井系统、铺管/铺缆设备、钻/修井设备、防喷漏油装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系统和应用材料等技术研发,积极推动配套装备产业化。
  其四是,加强海洋工程装备示范应用,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即支持由用户牵头,联合油气勘探开采企业、装备制造企业、设备配套企业、研发设计、高等院校等单位建立产业联盟,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本土研制的海洋工程装备的应用,开展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的示范,为全面形成产业化能力奠定基础。
  其五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即,在整合利用现有创新平台的基础上,依托骨干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大学,围绕海洋工程核心装备及其配套系统设备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建立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围绕关键设备和系统,建设若干深海试验、检测平台,推动建立海洋工程装备鉴定、认证体系;围绕海洋环境观测与监测、深海探测等基础技术、前瞻技术,建设一批科研试验设施。
  值得关注提,实施方案还提出,要根据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工程目标、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国际竞争环境,“海洋工程装备工程”通过三个途径组织实施,一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创新发展;二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应用示范;三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创新公共平台建设。
  另外,实施方案的提出,推动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产品的风险补偿机制。即针对已经有销售、有订单、有用户的首台(套)产品,运用政府采购首购、订购政策积极予以支持。引导企业建立首台(套)产品投保机制。
  并且,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投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有效拓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及中小型专业化配套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信誉良好、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加快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9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希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26 13:04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