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2014年4月22日《从宏强看中国中小船厂前景》
CNPI媒体中心
在伦敦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BDI连日狂跌之际,诞生在另一个崛起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的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却波澜不惊,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小幅上涨态势。CNPI早在2012年底就出现了拐点,2013年1月更是出现了1点的历史性增长,及时预告了中国新造船市场的触底反弹,其他同类型指数数月后才出现反弹。还有人认为造船行业产能严重过剩,CNPI只是反映了少数处于领先地位“成分船厂”的市场地位,大量中小船厂仍然嗷嗷待脯,前景悲观。有研究机构说,2013年中国1600家船厂中只有4%获得订单。
那么,中小船厂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毋庸讳言,确实有一些厂家因为缺乏订单处于停产、半停产阶段,甚至有些已经破产倒闭,但大多数中小船厂仍在奋力支撑,以民营企业特有的活力和韧性,在逐渐趋暖的船舶市场摸索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范例。 宏强位于地处长江下游入海口的启东,北连沿江公路、宁启高速,西邻崇启大桥,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距上海浦东仅68公里,水陆交通相当便利。地处黄金江岸的宏强,原本是一家经营船舶买卖的贸易公司。公司创始人左志建一向重然诺讲信用,不仅做到了生意,赚得了利润,更赢得了广泛的人脉,开始对造船业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和信心。2005年底,南通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人民币。
5,000万当然不是小钱,但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造船业来说却实在不能算多。然而凭着雄心勃勃的创业精神和精打细算的草根习惯,加之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宏强居然在2006年就完成了厂区的基础建设。时值航运市场进入历史少有的繁荣期,造船业更是热得发烫,大船厂的船台都排到了几年后,中小船厂也是皆大欢喜,家家有订单,宏强生逢其时,造了几条甲板驳之后,在2007年就交付了一艘135米长的多用途散货船,并且成功入级BV(法国船级社)。另一艘300人居海洋工程船也上了船台,入级ABS(美国船级社)。
头炮打响,左志建立即开始投入十万吨吨级的船台建设,并在2008年完工。凭着自己展现的实力和良好的质量信誉,宏强在这一年与中船澄西开始合作,建造45,000载重吨和53,000载重吨系列散货船。与中船澄西的合作是一步据有关建意义的棋,对宏强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2009年开始,航运、造船业进入了萧条周期。好在由于宏强一向信守合同、建造质量过硬,与中船澄西的合作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这一年宏强的基础建设继续扩张,新建8万吨级船台正式投产,10万吨级浮船坞也顺利下水。到2010年,公司更名为“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增加到了3亿人民币,并顺利通过了CCS认证中心9001/14001/28001体系认证。
与中国所有的中小船厂一样,宏强在之后几年的日子很不容易。但由于有与大厂长期合作的底气,左志建咬牙坚持继续加大投入,1号船台轨道延伸工程、2万平方米船体车间等相继完工。资金再紧张,国内外的各种海事展宏强都积极参加;哪怕没订单,与船舶经纪人的联络始终保持热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除了与大船厂的合作造船业务之外,宏强争取到了自己的订单。2011年12月,宏强建造的27,00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顺利下水,这是国内入中国船级社最大的化学品船。2012年,宏强首条375呎海工辅助船顺利交船,2012年全年接单15条,交船18条。2013年,宏强一举拿到了4条12550吨多用途重吊船订单,并顺利通过DNV(挪威船级社)的三体系审核。由于DNV已经与GL(德国劳氏船级社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级社,宏强的造船质量得到了最严格标准的认可,拿到了通向全世界船东的门票,当年接单16条,交船25条。我们走访时了解到,宏强2014年手持订单已经达到20多条,年均完工量30万载重吨,企业产能在80万载重吨。
然而左志建也没有放弃别人看来不起眼的业务。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造小船起家的。2013年4月,宏强拿到了钢质渔船一级建造资质评定。他看到了中国远洋渔业升级换代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他要用一切手段满足工厂的生产能力。船厂是不能停工的,否则工厂最宝贵的财富——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就会流失,“精细管理,精心制造,全员参与,持续完善”的质量方针就无从谈起,辛苦多年创建的品牌就会黯然失色。
我们来到宏强的时候正逢周末,但依傍1,100米长江口岸线的工厂依然一片繁忙景象。预处理车间热气腾腾,涂装车间机器轰鸣,管子车间行车来往,下料车间里的等离子切割机溅出闪亮的火花。所有的车间都一丝不乱,各种部件按规程堆得整整齐齐。工人们都在埋头工作,对经过的参观者视若无睹。一位同行的业内人士顺手拿起一个刚打磨完的部件,仔细审视后说,活干得真干净!穿过吊车林立的分段制作车间,我们来到紧靠厂房的分段堆场,举目看到的是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船体分段,将12,000平方米的空地堆得满满当当。陪同参观的宏强副总经理杨宝林介绍说,工厂目前两班轮换工作,与许多外包工占相当部分的船厂不同,宏强的大部分工人是“本工”,虽然劳动力和管理成本会高一些,但技术熟练、纪律严明,工作质量更有把握。
在一号、二号、三号船台上,轰鸣的200吨龙门吊缓缓移动,工人们正在巨大的船体旁忙碌。在舾装码头,入级DNV的90米长沿海油轮即将完工。正如一位船舶经纪人所言,中国船厂的钢结构建造能力是世界最强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宏强的浮码头、半潜驳等产品也有相当市场。左志建表示,随着我国工业能力的发展,海工设备以及其他陆上成套设备出口的前景越来越看好,加上运输这些设备的半潜船吨位和适应性越来越大,未来船厂的钢结构生产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们攀上高高的船台,俯视这片73万平方米的热土,心中十分感慨。不到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但现在已经成为繁忙的船舶建造基地,为一千多名工人提供了岗位,如果将上下游企业的就业也计算在内,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保障了多少家庭的平安生活!宏强在2012年被评为启东市纳税20强企业,作为纳税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从规模上看,宏强甚至连中型船厂都不够,只能算是小型船厂。与大型国营船厂相比,作为民营企业的宏强在各种资源方面的劣势都是明显的,在据称产能过严重剩的造船业似乎很难存活。然而,宏强不但顽强度过了最寒冷的冬天,而且还有望发展壮大,迎来自己的春天。宏强是中国民营中小船厂的一个典范,它以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造船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可能被高估了,民营船厂的生存能力可能被低估了。因为与日韩船厂相比,中国中小型船厂的成本竞争力是明显的;船东的要求千差万别,民营船厂总会找到自己的空间;有接单能力的大厂船台有限,中小型船厂提供合作和配套的机会很多;各种大型钢结构的需求增大,中小型船厂大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随着理念的更新、员工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管理的提高、设备的升级,中国的中小型船厂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们是我国造船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内河和沿海船舶更新的主要承建者——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的惨痛教训表明,船舶更新的速度必须加快。
有消息称,基于企业进一步发展考虑,宏强有意将销售部门移到上海。船厂因为岸线需要,大多远离城市商业中心,对销售来说是有缺陷的。其实,所有的中小船厂都可以将销售部门搬到中心城市来,如果能聚到一起就更好了,船东可以像逛超市一样,方便地货比多家。店多方能成市,上海若有一个全国中小船厂的销售中心,可以为中外船东提供方便,增加销售业绩,也能促进船厂的良性竞争和商业协作。
我们坚信,对中国中小船厂的总体前景无需悲观,政府管理部门也不必为去产能化过多操心,让看不见的手去调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