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国家能源局新近核准开建一批总量达276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为由头,市场对于风电行业回暖的预期再度升温。据了解,一系列行业关键驱动因素均呈现出正向变化,诸如新增装机规模提速、可利用小时数提高、弃风率下降等,并且,种种利好已反映到少数龙头企业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业绩反转上。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字,在已审核的逾1亿千瓦风电项目中,仍有近6成处于未开工或在建的状态。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国内风电并网装机达1亿千瓦”的目标,今明两年国内风电装机步伐将加快,项目招标的扩容将让众多风电企业迎来订单潮。
行业回暖趋势渐清晰
经过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的调整期,风电行业在政策强力“纠偏”下开始步入有序发展轨道,一些过去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渐次“融冰”。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4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7716万千瓦,同比增长23%。年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2074小时,同比提高184小时。平均弃风率11%,比2012年降低6个百分点。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一位专家向笔者解读道,尽管2013年国内新增风电并网装机规模与2012年几乎相当,但一些决定风电行业“健康度”的关键性指标同比已有明显改善,2012年全国平均风电小时数仅1800多小时,而去年已超过2000小时;弃风率的下降更是表明风电场运营的经济效益已明显改善。
下游的改善已充分传导至上游。据了解,国内五大电力去年风电项目招标的节奏明显快于以往。例如:华电集团去年9月对总容量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进行了打捆招标,华能集团第三季度的项目招标量约为100万千瓦,中电投四季度也对总容量超过40万千瓦进行了公开招标。而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新增招标量仅约140万千瓦,还不及华电和华能两个公司去年第三季度的招标量。
与以往招标放量增长伴随着设备招标价格每况愈下的情形不同,一项市场跟踪数据报告显示,去年全年风电招标项目的招标价已开始由2011年历史低位的3600元/千瓦增长至3900元/千瓦左右。
上述专家指出,从相关部门以电网规划同步核定项目建设节奏的思路转变,到开发商对设备质量的重视加强,再到风电设备商告别价格战“恶习”,这些都在印证风电行业逐渐步入健康发展正轨,行业酝酿下一个爆发期已夯实基础。
催生近3000亿元设备市场
风电行业出现向好趋势渐成共识。权威人士指出,2013年,政府着力有序推进风电基地建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弃风限电问题,使风电产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进入2014年,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已成既定方针,并将其纳入到当前最重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统筹部署中。有鉴于此,国家能源局一方面亮出2013年成绩单,另一方面也推出新一批总量达2760万千瓦的新增项目核准建设计划。
这一数字被众多券商分析师解读为“超出预期”,因为此前市场普遍预计新增规模将不超过2000万千瓦。从2011年至今,“十二五”风电项目审批规模已累计超过1亿千瓦,但按照上述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字,目前全国范围内累计在建的装机容量达6023万千瓦,这些项目大部分为未招标或开工的项目。
根据相关企业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6月底,国家前三批核准的9040万千瓦项目中约有60%的项目还没有招标或者开建,即5400万千瓦。假设去年下半年内开工1000万千瓦,然后加上此次的2760万千瓦,意味着到2013年底已核准但未开建的风电项目达到约7200万千瓦。这一数字将在“十二五”收尾的2014年和2015年集中放量开建。
笔者粗略测算,如果按照目前国内风电项目平均3900元/千瓦的招标价水平来计,72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规模将意味着未来两年将由此催生出2800多亿元的设备需求空间,这对过去大面积遭遇订单荒的风电设备制造商来说无疑是久旱后的“甘霖”。
尊重实际理性布局
专家普遍认为,第四批风电核准计划的一大亮点是,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更加尊重产业发展实际,保证风电产业理性布局。
此次文件特别提出,要重视电网接入条件和消纳市场好的项目。“对限电情况仍比较严峻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核准计划另行研究。”近三年来,针对弃风严重的区域,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在落实电网接纳能力和消纳市场的条件下安排新建项目规模,同时积极引导产业向消纳条件较好的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布局,现已取得明显效果。据初步统计,2013年,华中、华东和华南并网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第四批计划中,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建设规模占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了该批次全国建设总规模的60%左右。特别是湖南省的年度建设规模达到了200万千瓦,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风电开发的重点省份。可以说,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风电产业已正式步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优化效果明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易跃春说。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变化对于行业及市场来说,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大基地式建设风电已渐渐成为过去时,广大的中东部低风速地区将成为未来几年风电市场的赛场;另一方面,新疆在几大风电基地中一枝独秀,主要是受益哈密到郑州特高压输电通道的投运,不存在风电消纳问题。
解决弃风忌“隔靴搔痒”
自2012 年以来,中国风电并网容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由于电力市场尚未完全市场化,不能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部分地区弃风限电问题仍比较严重。因此,风电有了“清洁能源、垃圾电力”的称呼。
然而,最近风电行业有两组数据引人关注:一组是2013年,我国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达到2074小时。这是自2008年以来,风电设备年度利用小时数的最高水平。另一组是2013年,我国风电“弃风”电量162亿千瓦时,比2012年减少46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降至11%,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风电行业运行有所起色,“弃风”状况也有了一定改善。不过,要让风电企业真正松一口气,恐怕并不容易。近几年,虽然国家一直对于风电进行调研,并且也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风电的政策,但是在风电并网等问题上更多时候类似“隔靴搔痒”,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弃风限电率虽略有下降,但整个产业弃风现象依然严峻。
在笔者看来,惟有并网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规划政策的有效落实才是保障风电项目盈利能力的关键举措。能源局、地方政府、银行、风电企业、投资者应当共同努力,在不断完善风电政策之时加强风电项目利用效率的信息披露。
此外,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没有任何举措抑制风电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来自政策方面的力推将撬动整个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但也会因此产生诸多问题,风电的发展仍需要理性,盲目上马有可能会走以前的老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