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刊选读)这使得中巴两国围绕Valemax而起的争端出现冰释之兆;去年夏天,中国交通部甚至透露,已在研究允许部分港口接靠超大船的方案
-->
事实上,舆论的声音从来就不是一边倒的。比如,中国钢厂就一直期盼拿到最便宜的货源。在他们眼中,Valemax能带来更具竞争力的航运市场,而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同样,淡水河谷的船许多都在中国设计建造,也是向中国融的资,因此它们自然会得到船厂及相关方面的支持。
过去12个月,航运业在经历一波最激烈的优胜劣汰潮,并导致部分中国船东差点倒闭歇业后,形势终于稍有缓和。
到去年底,更多迹象表明运势的天平在往淡水河谷那边倾斜 - 它与中国山东海运联盟(SSA)达成了一份价值5亿美元的货运合同,并确定由后者经营其中4艘巨轮。
此外,《贸易风》上周也曾报道,中国交通部已发出通知,称无法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当地港口存有“不合理矛盾”。
这让山东海运联盟等公司激动不已,它们紧紧抓住这一点,并将之视作中国预备接纳Valemax的最新信号。
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解读。上周,一些投行指出上述新规其实属于利空,从而导致淡水河谷的股价应声下跌。
这当中,澳新银行研究中心(ANZResearch)就做出负面解读,认为新规的本意是“继续禁止”25万吨级以上的船靠港。
与此同时,淡水河谷矿产品(中国)有限公司(ValeMineralsChinaCo.)负责公司事务的总经理费雷拉(Marcos LeiteFerreira)表示,新规“表面看来属正面消息”,但他仍将持谨慎态度。他还称公司将“拭目以待”,直至另一份有关港口设计的政府指导文件于5月份出台。
另有消息称,一向被视作Valemax反对阵营中坚力量的国有航企– 中远集团甚至也开始回心转意。据本报记者Bob Rust报道,市场传言它也考虑要跟淡水河谷合作。
若果真如此,势必带来整盘棋的改变,从而使这些超级货轮免于沦为华而不实的财务负担。但要实现这样的翻盘如同让船掉头– 它们都无法一蹴而就。
英语原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