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指未批先上运行六年,STX成长兴岛烫手山芋
STX(大连)集团(以下简称“STX大连”)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权威机构获悉,曾经是大连的“1号”招商项目、2007年由世腾集团投资进入中国落户大连长兴岛的STX大连,其进入中国已经6年时间至今却仍未获国家批准。
而于2013年春停产至今近一年,STX大连仍然无人接手。有消息说,超过百亿元的负债包袱是最大障碍,STX大连未来走向仍然极不明朗。
同时陷入窘境面临两难的还有大连市政府,一个庞大的摊子摆在那里,无人问津;而走正常的破产清算程序,不仅政府会灰头土脸,当地银行的真金白银能拿回多少亦存在多种可能性。
未批先上负债超百亿
“这个项目是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按照STX的企业性质和规模,必须报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但这个项目至今没有审批过。”
记者从权威机构获悉,曾经是大连的“1号”招商项目、停产近一年的STX大连进入中国6年多,项目尚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这个项目是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按照STX的企业性质和规模,必须报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但这个项目至今没有审批过。”中国船舶(21.48, -1.11, -4.91%)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聂丽娟如是表示。
据介绍,2006年,国务院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对外商投资新建船厂提出明确要求。
《规划》第三十七条明确,“新建造船(含分段)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及曲轴外商投资生产企业,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1%。”
“我们鼓励发展的是国内控股的企业,STX大连是外商独资企业,没有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来执行。”聂丽娟如是解释。
《规划》提出,“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不得擅自扩大投资项目的管理权限,地方核准的项目须报国家发改委备案。”
《规划》要求,“未获得国家核准或备案的造船设施建设项目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机生产项目,土地管理部门不批准建设用地,金融机构不发放贷款,证券管理部门不核准发行股票并上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新建企业登记注册手续。”
针对STX大连是否获批,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求证,但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清楚。
据记者了解,STX大连虽然未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但该项目在顺利入驻大连长兴岛并于2008年4月正式动工。
“STX的项目用地并非零地价,土地出让金如数交了。”长兴岛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证实STX拿到了土地,同时享受政府退费政策,最终政府退回多少土地出让金,并不清楚。从STX纳税情况来看,该项目的注册登记手续也一应俱全。
至于金融机构贷款,这个当时大连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则获得了当地银行的全力支持。
公开信息显示,STX大连造船厂面临银行债务近60亿元,其中,由建设银行(3.89, -0.07, -1.77%)大连分行牵头面向发动机方面,组织9家银行机构组成银团,面向发动机方向贷款28.5亿元。交通银行(3.79, -0.07, -1.81%)大连分行牵头的银团为海洋工程方向贷款12亿元。另有2013年初,国开行提供的3.31亿美元的订单保函。
大连市地税局披露的信息显示,STX大连项目2010年已投资168亿元,约为总投资额的83%。有媒体据此推算,其全部投资额超过200亿元,而知情人士称,这其中有超过50%来自中方银行贷款或担保,因此STX大连的实际贷款很可能已超过百亿元。
这一猜测得到了交通银行大连分行的一位中层主管的证实。该主管表示,目前,交行在STX大连方面沉淀下来的不良贷款为8.9亿元,而最初,交行曾为STX大连的授信80亿元。据其介绍,此外工商银行(3.37, -0.07, -2.03%)给STX大连开出40亿元的保函目前也难以收回。
STX垮掉并非偶然
STX在长兴岛建厂、造船所投入的资金,绝大多数是中国银行(2.53, -0.05, -1.94%)的钱,而金融危机的时候刚好赶上还款期限的高峰到来,同时又接不到新的订单。如此一来,资金链必然崩溃。
专家表示,STX大连走到今天是必然的结果,绝非偶然。
从动工到停产仅仅5年,STX大连这一庞大的船企便轰然倒下。“这其中有STX集团自身扩张的原因、有造船业市场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急于发展招商引资的原因。”聂丽娟分析。
最直接的诱因是,STX大连已无法偿还2013年3月21日到期的银团贷款,拖欠工人工资导致数千人到长兴岛管委会上访。实际上在2012年底,就陆续出现工人讨薪的现象。
了解STX集团企业背景的专业人士表示,作为世界第四大造船企业,急速并购、扩张超出了自身的承载能力,令STX资金链极其脆弱。
公开信息显示,韩国STX是一家依靠并购起家的公司,10年间并购5家国内企业,2家国外企业,令STX集团迅速壮大,其并购模式一度被全球航运界神化。但从2012年开始,急速扩张的负效应愈演愈烈,其负债规模已达到24万亿韩元(1元人民币=176.6韩元,约合人民币1359亿元),负债率高达200%。
STX走一条向外扩张之路其实也是现实的逼迫。据介绍,韩国本身是个航运业并不十分发达的国家,岸线资源有限,人工成本高企,市场狭窄。从成本上来说,中国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有很多韩企、日企都到中国来办厂。
而在2003年~2008年,船舶工业市场历史性的兴旺,产品供不应求,这给本欲向中国发展的STX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彼时,因为中国各地都在搞园区,都在招商引资,专业人士表示,“为了招商,可以把优惠政策、岸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都用光用尽”,这正好迎合了STX集团扩张的需要,一拍即合。
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STX在中国建厂的目标最初并没有选在大连,而是在与韩国直线距离最近、韩资企业众多、冬季温度相对高些的山东省青岛市。但是,经过几轮的谈判,项目却因种种原因不能落地。此时,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五点一线”的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大连的长兴岛成为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点”,对STX这样的大型船舶企业入驻自然非常欢迎。
虽然获得了地方诸多“特事特办”的政策支持,但STX大连运气并不好,刚刚投入生产,金融危机便袭来了。
“2009年,船舶工业市场急剧恶化,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常规船的市场价格降低了50%。”聂丽娟告诉记者,当时船舶行业被银行列为过剩产能行业之一,货币从紧。经营好、竞争力强的船企,才能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STX大连工人小张描述当时的情况,2009年接的订单,到2010年船东开始纷纷退订,即便是订金不要了,再重新订船都比原来的订单价格便宜。
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官方会发布STX在中国的投资额,但实际上STX在长兴岛建厂、造船所投入的资金,绝大多数是中国银行的钱,而金融危机的时候刚好赶上还款期限的高峰到来,同时又接不到新的订单。如此一来,资金链必然崩溃。
对上述知情人士所透露的STX投资情况,长兴岛当地税务机关有关人士表示,STX大连共14个公司,其实际投资额是个谜,长兴岛税务机构也不掌握,“韩国人对这个问题很警惕,每次询问涉及到这个问题都不做回答”。
当然,在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打击下,STX最终还是被迫停产。
摊子庞大无人接盘
“以STX目前这个状态,无论是大船还是中远或者江南造船,都不可能接盘,谁接谁就得承担债务。”
STX大连停产之后何去何从?由谁来接手?坊间较普遍的传闻集中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船”)。
“从大连市政府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希望大船能够承接STX大连的后续重组问题,但是大船可能并不愿意接受。”前述知情人士表示,STX落户大连的时候,曾经遭到大船的激烈反对,当时大船本身订单不足,处于吃不饱的状态,STX进入长兴岛,显然对大船形成“门对门”的竞争。
上述知情人同时透露,大船还曾经与STX大连有过协议,要求对方不得生产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
事实上,没等到项目真正启动,竞争已经形成。“当时STX派人到我们厂门口公然拉人,提出高工资、待遇优厚等条件吸引技术人员及工人。”大船一位技术人员表示,STX从大船也拉走了不少人。
“更为重要的是,STX大连自己没有什么损失,对中国也没有形成多大的贡献力,却留下上百亿元的债务以及这么大的一个船厂的摊子,放谁身上都是包袱。”上述知情人表示。
据船厂工人反映,STX所有的原材料、设备,包括焊条手套都高价从韩国国内买进,因而造船成本极高,根本不可能有利润。工人们都猜测韩方是用此种手段把收益转移。但此说法记者无法得到证实。
对于民间的传说和官方的期待,大船方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船官方没有任何接手STX的动静。该负责人表示政府是希望大船来接,让大船来担任清算的组长,但被大船拒绝。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负债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重组STX大连,对大船未来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据介绍,在长兴岛,距离STX大连厂区直线距离5公里左右,有大船的一个拆船项目,“如果接手STX,两个厂区打通可以连起来,岸线就全是大船的了”。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不仅大船不愿意接,甚至STX大连也不愿意和大船谈。韩方一位常务副经理曾经表示,企业肯定要走转让这条路,但大船跟STX的谈判条件相当苛刻,STX也不想与大船对接。
与此同时,STX大连与中远、江南造船等企业正在接触的消息也正在向外界发散。
“以STX目前这个状态,无论是大船还是中远或者江南造船,都不可能接盘,谁接谁就得承担债务。”聂丽娟表示,造船业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去接这样一个高负债的项目,谁都要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STX不破产,不会有任何企业来接这个项目。“按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STX就应该走破产程序,破产之后,正常的兼并重组程序就可以开展了。”
迟迟无人接手,STX大连也迟迟不进入破产清算,其中另有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首先大连市政府不愿意让这个项目破产,如果让其破产,那就意味着政府最初的项目招商是有误的,起码也是有瑕疵的。其次,银行一定也不希望破产清算,破产之后钱能不能拿回来、回来多少,都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