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1|回复: 2
收起左侧

海工市场逐鹿,须防风高浪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国内相关企业需要对进入海工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保持警醒,切忌一哄而上
虽然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在健康发展,但是我们需要对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保持警惕,以免这一产业重蹈造船业的覆辙。在日前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的“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及防范法律风险座谈会”上,与会的行业主管领导和企业代表认为,国内从事海工装备制造的企业需要对进入这一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保持警醒,切忌一哄而上。
作为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标准、高要求的行业,海工装备制造业在近年来造船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自成一派,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态势。由此,海工装备制造业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和急于转型的造船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似乎这是一个新的掘金地。然而,正如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在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海工市场面临的一大风险在于,规模、容量总归是有限的。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对市场环境和自身实力有清醒的认识。

中韩新谁立潮头?
近年来,全球旺盛的海洋资源开发需求,为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国家明确将海工装备制造业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多部指导性文件中就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进行了阐述。受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涨”势逼人,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扩大,甚至对海工制造传统强国韩国和新加坡发起了冲击。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1~11月,我国承接各类海工装备(含改装)订单52座、115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成交112座、472.5亿美元的46.4%和24.3%,而在2012年,相应比例分别为36%和14%;承接海洋工程船84艘、29.7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成交222艘、87.5亿美元的37.8%和32.8%,而2012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33%和28%。在中、韩、新三国的竞争中,韩国以27座、240亿美元的成交额领跑,中国以52座、115亿美元的成交额跃居第二,新加坡以35座、94亿美元排名第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升式平台的承接量已经超过占有垄断地位的新加坡,海洋工程船(OSV)建造量已经连续两年超过韩国、新加坡等国,占全球市场份额达30%以上,成为世界OSV建造大国。
王锦连介绍说,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在重点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在海工装备设计方面,我国采用自主设计或联合设计的方式完成了1500~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200~400英尺自升式平台系列、深水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及物探船等海工船项目。一些企业开始承担海工装备详细设计任务,包括在总体方案、结构设计、系统集成等设计关键技术,稳性技术、动力定位、强度计算等数字分析技术,锚泊定位、动力定位、风洞模型等模型试验技术方面,我国都取得了突破。而在海工装备制造方面,我国通过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圆筒式深水钻井储油平台等的建造,也实现了平台制造技术以及专用焊接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
此外,随着一批重点产品投入使用,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例如,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交付的深水、超深水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北海油田钻井作业平台综合评分中,以高分获得国际上的好评,受到世界海工领域瞩目。而中集来福士在俄罗斯里海船厂建造的自升式平台顺利交付,是首次在重大海工项目上实现由我国输出设计、项目管理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尝试。

随波前行阻碍何在?
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企业只要投身海工市场的“大潮”,便大有可为。事实果真如此?据了解,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海工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阻力,而且这些阻力主要来自内部,需要相关企业下大力气,实现自身的突破。
王锦连表示,我国相关企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产品单一,高端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事实上,从中、韩、新三国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尽管我国承接的海工装备订单数量占优,但是从金额来看,我国的优势就不明显了,甚至落后于人。我国承接海工装备订单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我国企业缺乏对市场的全面了解,前端设计主要依靠国外。这些市场信息主要包括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海工装备、海工装备适用的环境如何等,而在这方面,国外企业则有着显著的优势。为此,我国一些企业也呼吁有关方面能够促进海洋环境资源的开放等。
再次,我国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难以适应国际市场,服务水平相对滞后。据了解,目前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海工装备市场竞争,基本上是采取单打独斗的方式。相比之下,国外企业往往采取一体化的方式,由产业链上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甚至与船东、用户合作,去争夺订单。两种模式孰优孰劣,答案很明显。可以说,单打独斗的模式并不适合国际海工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此外,本土化水平低,以及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专业人才,也对我国相关企业从事海工装备制造业务形成掣肘。不过,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开始逐步改善,例如,中集来福士等企业近年来大量引进国外的人才,并建立起了实力比较强的海工研究院。

海工市场险滩几何?
全球海工装备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似乎足够提振业界的信心。然而,一些业内人士仍然认为,毕竟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因此今后几年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成为中国海工企业面临的一大市场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王锦连分析认为,未来海工装备市场的规模应该在600亿~800亿美元,钻井装备的年需求在70~80座,生产装备的年需求在30~40座,而海洋工程船的年需求在300艘左右。而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之下,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有所显现。目前,韩国、新加坡具备30~40座海工装备的年产能,我国也已具备20~30座的年产能,加上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全球海工装备的年产能在150座左右,而未来的市场需求仅为100座左右。
此外,企业从事海工装备业务的另一大风险在于质量方面。众所周知,由于存在多学科知识技术密集、高投入、高风险、多品种、单件生产、成套性、项目管理特殊、使用环境恶劣等特点,海工装备产业的市场进入门槛高,质量可靠性要求也高,甚至可说是苛刻。据介绍,目前韩国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有3~4家,新加坡有5~6家,而我国已经获得各类海工装备订单的企业有十多家,海工船建造企业也有近100家。对此,王锦连指出,众多的企业进入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后,切实保证建造质量、避免建造和使用中的重大质量事故,是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否则将对我国的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海工这块蛋糕不是谁都能吃到的,目测不远的将来中国海工企业剩下三四家就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4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窝蜂的抢蛋糕,中国的特色,不过不抢也是死。。没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5-1-13 15:39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