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1|回复: 1
收起左侧

修船观察:前拥后挤 不妨“改”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在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仍然没有出现根本好转的时刻,修船企业的日子似乎越发难过。结构性修船产能过剩已经使得我国修船企业的产值连续下降,修船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快淘汰老旧船舶的政策,使得船东更多选择拆船以获得补贴,这又加大了修船企业的经营压力。面对“前拥后挤”的困境,不少修船企业都在为如何闪转腾挪而挠头不已。恰在此时,一些骨干企业的经验,为他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立即“改”道。
首先是要改变思路。许多修船企业选择转向海工发展,却好高骛远盲目追求海工主流装备制造,结果往往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定位不准。修船企业转战海工市场应该依托自身的维修专长,可先从海工装备的改装入手,有能力的企业可以主攻高端平台维修市场,先积累经验、修炼内功,在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建造能力之后,再去尝试装备制造。除了海工,修船企业还可以拓展发展思路,尝试特种船舶维修和豪华邮轮的改装,这些船型由于深受市场亲睐,维修、改装需求十分强劲,修船企业完全可以借此来培养业务增长点。
其次必须改良技术。在利润极为有限的市场环境下,过硬的维修、改装技术是修船企业控制生产成本、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骨干修船企业正在想方设法改进技术,调整生产节奏,不少修船企业的坞修周期已经可以保持在6天以内,还有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多船同时进坞维修,或是拼坞维修的精益化管理。高频率的拼坞不仅提高了船坞利用率,也促进企业攻克维修技术难关,减少返工,提高了一次性交验合格率,并在典型船舶分段预制、吊装方法等技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缩短工期,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应该改善服务。作为整个船舶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修船业的功能决定了修船企业必须立足于为船东服务的角色定位。而在修船价格没有起色的当下,只有避免同质化的产品服务,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才有可能赢得更多的客户,而不少企业确实已经开始了探索。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在“伊利亚贝拉”号改装项目工程中,为了保持与船东的顺畅沟通,建立了文件控制系统,与船东的每一次文件往来都力求做到最贴心的“呵护”,其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船东的大力称赞,也为其赢得“回头客”打好了基础。
目前来看,修船市场的低迷还将持续较长的时间,根据市场动向和自身特点,果断“另辟蹊径”已经成为修船企业必然的选择。改变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将改变落到实处,修船业才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呵呵 ,论述的很有针对性。可惜那个企业的老总没看到,就是看到了,也是感觉这事跟他没关系,他要的是面子,赚赔跟他没关系,反正是全中国人买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29 09:08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