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船工业综合院张新龙:疏堵结合去产能 他山之石可攻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当前,造船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低水平的竞争不仅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将极大地阻碍我国船舶工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可谓正当其时,对我国船舶行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新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政府部门、企业要准确理解《指导意见》提出的四个“一批”的要求,不能狭隘地认为化解造船产能过剩矛盾仅仅是淘汰过剩产能。
疏堵结合 措施对症下药
“《指导意见》既是对此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淘汰落后产能要求的延续,又有了新的针对性内容。”张新龙表示,《指导意见》提出了“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这四个“一批”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的系统措施,针对不同的目标对象,使用不同的手段,改变了过去单纯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的狭隘思路。
张新龙指出,“消化一批”就是企业通过承接远洋渔船、公务执法船、特种船舶等,扩大外需、内需,使产能利用起来,让企业有活干;“转移一批”就是在产品结构上作出一定的改变,比如现有造船产能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转移,企业由造整船向造船舶分段转变,或是开展钢结构业务等;“整合一批”就是针对当前我国造船业发展现状,企业间开展产品整合、技术力量整合等,发挥优势资源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淘汰一批”就是让那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退出造船市场。“四个‘一批’的系统措施疏堵结合,完全符合我国船舶工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现实。”张新龙认为。
“《指导意见》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了“分业施策”的总原则。”张新龙指出,《指导意见》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征、现状和特点,尊重不同行业发展的规律,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对船舶行业来讲,“分业施策”提出的“挖掘国内需求潜力、提升研发建造能力、向高端领域进军、加大出口船舶信贷金融扶持力度”等措施,均体现了行业的独特性,其实施不仅有助于船舶工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也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船企面临的“贷款难”等问题,加快我国造船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市场进军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我国造船业的整体竞争力。

产能过剩 我国甚于世界
“说到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必须先正确理解产能过剩的概念。”张新龙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当前很多人都单纯地用船坞、船台大小和周转率来计算船舶行业的产能。对船舶行业来讲,其方法只能计算出理想产能,由于船舶建造流程十分复杂,针对不同船型,其产能弹性也很大,故较为片面。
张新龙认为,较为客观的产能利用率计算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绝对量计算、相对量计算和结构性计算。绝对量计算就是当前船舶完工量与近期历史高峰的比值;相对量计算,就是基于未来的需求,结合历史高峰产量,预计产能利用程度;而结构性计算就是从产品结构方面来看行业发展的产能结构是否合理,这也是我们此前将我国造船产能结构描述为“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提法的由来。通过对以上三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相对客观地描述产能现状。
“但是不管以哪种计算方式来衡量,我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是现实存在的情况。”张新龙表示,仅以绝对量这一方法计算, 以造船产量为对象,201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为7665万载重吨,达到历史最高峰,而今年前9个月我国造船完工量为3061万载重吨,即便今年全年造船完工量能达到4500万载重吨,与2011年相比,产能利用率仅为60%。而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全球产能利用率平均约为70%,我国船舶行业2013年的产能过剩程度高于全球平均程度。由此来看,我国船舶行业开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行动势在必行。

走出误区 推进转型升级
“由于之前行业在提及对落后产能的处理措施时,往往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削减、淘汰过剩产能。我现在十分担心的就是,很多人会对《指导意见》产生狭隘的认识,认为把过剩产能淘汰了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张新龙表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化解产能过剩仅仅是淘汰过剩产能。
其实,从日本、韩国采取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措施中也能看出,他们并没有采取“一刀切”淘汰过剩产能的措施,而是采取了灵活的处理措施。日本造船界更多地采取了整合的方法,如IHI联合造船与万国造船合并成立日本联合造船以增强竞争力。韩国则是通过资本运作的市场手段实现整合,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其产业银行委托大宇造船海洋接管处于困境的大韩造船,并出台了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政策,促进企业向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转移。
“韩国造船业的发展为我国船企在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时提供了很好的镜鉴,企业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将过剩产能转移到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张新龙认为,当前,传统造船业已度过了发展生命周期的高峰期,而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生命周期正处在向上的发展阶段。我国船企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抓住机遇,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进军海工装备制造和海工配套产业。
张新龙最后强调,船舶行业产能过剩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化解这个矛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我国船舶工业必须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7 07:17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