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网9月5日讯 此次出台的船舶行业转型升级方案是国务院出台的首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一个普遍的疑问是,船舶业何以博得头筹,成为国家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每一次的产业危机,都将给产业带来新的转机,船舶业也不例外。
据英国克拉克松统计,2013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9.1%、44.2%和43.1%。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造船大国,但目前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0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6%。全国完工出口船17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4.4%。
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的船舶业步入了发展的困难期,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低端竞争
近年来,受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增造船订单严重不足,新船成交价格不断走低,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明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船企不仅要面临‘接单难’、‘交船难’等具体问题,而且正逐渐陷入‘生存难’的更大困局中。” 据悉,中国的制造能力是8000万载重吨,市场需求最高峰的时候是两亿七千万载重吨,而去年只成交了五千万载重吨,需求变化的冲击非常大。
与此同时,中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投资、产能严重过剩等矛盾也日益突出。
“过多产能的过剩结果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相互都在低端领域竞争,那么相互之间都压价,停留在低端产品上,结果大家都不去做研发,不考虑长远发展,这样就造成了行业长期锁定在国际上的一个低端,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通过产能的整合,让大的船舶企业去兼并一些小的企业,把资源整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效率,从而使企业有更大的精力去做研发,参与国际上的竞争。
而且,中国的船舶行业也还有其他行业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原磊向本刊记者表示,我国造船业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虽然总体来说,中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比较强,但是低端船的市场空间有限,很多企业都挤在产业链的低端,而且现在中国的造船厂也比较多,不同的企业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有些企业会面临着经营困难的问题。”
另外,中国、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在船舶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但是韩国和日本都是一些高端产品,比如一些功能性的船。而我国,则在传统的油轮、游览船等方面比较强。技术水平低不仅仅表现在船舶行业,它其实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现状。
“低端竞争非常激烈,这是国内制造业最突出的特点。”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对记者表示,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起步比较晚,发展主要针对低端市场,它的准入门槛很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往技术密集型发展的话,必然会遇到阻力。
化解产能过剩是重点
8月4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发布《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了今后三年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
这是国务院出台的首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也是新一届政府针对当前形势,以调结构、促改革推进稳增长的又一重大举措。
其实,在2009年,国务院就曾出台《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包括加大信贷融资支持、防范弃船、完善企业兼并重组,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等。“总体来说,2009年出台振兴规划的一个大背景是国际金融危机,因此当时政策的考虑是为了刺激经济。”原磊这样对本刊记者说,但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转型升级要考虑产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因此,2009年的振兴规划重点在于扩大内需,这对于大部分船舶企业来说只是的“昙花一现”,并没有解决船舶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诸如产能过剩、产品低端化的一些问题。
这次方案明确了未来几年船舶工业发展任务,包括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关键配套设备和材料制造水平、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生产力布局,严控新增产能,整合淘汰一批产能、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等七大方面。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表示,“船舶工业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率先出台船舶升级方案,可能会对其他行业起到示范性影响。”他认为化解产能过剩是这次方案的重点。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遏制产能过剩,促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是提升“中国制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
申正远认为此次方案也偏重于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正如方案中提出的要着力改善产品结构,提升技术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这次出台的方案是针对我国船舶工业当前存在的一些特点,提出了方向。参与方案制订的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强调,这并非短期的刺激政策,而是立足长远的转型升级方案。
破题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出台的船舶行业转型升级方案是国务院出台的首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一个普遍的疑问是,船舶业何以博得头筹,成为国家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对此,原磊认为:“一方面,中国的船舶业本身基础比较好,竞争力比较强,作为转型升级总体来讲条件比较好;另一方面,船舶行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行业,行业的地位比较高,在世界上也是如此。”
尽管,中国船舶工业长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低端化和低水平重复投资等问题,但是,船舶工业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融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产业进行广泛的联系,以此来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在116个产业部门中,直接受船舶工业带动的就有80多个。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联度达到80%以上。
另外,原磊还指出,对中国来讲,这次选择把船舶行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也有国家安全的考虑。希望通过这种转型升级能够把船舶行业真正做强,而且要跟中国的海洋战略都要结合起来,这将有利于国家大的战略方针。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主任李彦庆也表示,方案针对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问题,以建设造船强国、海洋强国为战略目标所提出的。
目前,从产业链来看,整个造船业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价值链的上游,主要是船舶的一些配套设备,包括一些通信设备等。这些技术现在总体掌握在韩国、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手里,中国在这方面比较弱。二是造船业价值链的中游,这方面中国比较强,包括对船只的组装、大船的生产。三是从下游来看,造船业主要有修理、服务,这是目前竞争很激烈的一个领域。
原磊认为,中国在中游比较强,两端都比较弱。下一步,应该往上游和下游延伸。从上游看,提高能力,强占产业的制高点。很多的配套,只有到了上游之后,有了这种基础、能力以后,才能说占到了产业的制高点。产业才能独立发展。从下游看,包括修船、船舶娱乐这些行业发展起来会提高附加价值,会使企业这种盈利水平大大提升。
有分析人士也认为,船舶行业长期存在的产能严重过剩和产品低端化等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困境,而船舶业仅仅只是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链接:
2012年世界三大造船指标比较
造船完工量(万载重吨):中国 6021,韩国 4844,日本2930
新接订单量(万载重吨):中国 2041,韩国 1479,日本921
手持订单量(万载重吨):中国 10695,韩国6860,日本5822
2012年船企接单量
韩国 746万修正总吨 299.8亿美元
中国 710万修正总吨 154.5亿美元
日本 290万修正总吨 52.03亿美元
(数据来源: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并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