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刊选读)熔盛的财务困境被视为一个征兆,预示着中国造船业由来已久的种种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
-->
持续升级的现金流问题,激烈的裁员事件,作为中国一流船厂之一的熔盛打击了这个国家造船业的信心。而对于那些早已处于困境的船厂来说,熔盛的问题可能会破坏它们赢获新单的种种努力。
熔盛重工的南通船厂陷入了困境,从产量来看,南通熔盛位居全国第三大造船厂。该船厂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并着力与诸如高盛集团等美国投资公司发展业务往来,被视为商业上更为积极进取的船厂之一。
但这家船厂竟成了裁员新闻的焦点,裁减了8000名直接雇佣或外包的员工。以其在中国船厂中的地位,这些消息更令人咋舌。此后又出现消息,说这家船厂还持有150亿人民币(约合24亿美元)的短期债务,这些债务加深了现金流的压力。此时公司的创始人张志熔大手笔出手援助,拿出约2亿人民币来缓解熔盛眼前的现金流危机。此外该公司还向中国政府恳求援助。
公司被迫裁员数量如此之巨,背后的缘由其实不难看出。去年该船厂的产量攀上顶峰,四座船坞的产量约达360万载重吨。目前该公司手中持有的订单数为50艘船,合计630万载重吨,约等于2年的工作量。但因处在造船业的下行期,手头订单被延至2016年,船厂不再需要全速全进了。
其实船厂为了应对走低的需求而降低生产水平,这在中国并不少见。这是抵御萧条期的措施,类似于航运业中的减速航行。
就在不久前,南通明德重工和江苏东方重工就有类似的举动,均减少了船厂的员工数量。
但目前熔盛缩减规模,以及出现的财务困境,被视为是最明确的信号,显示出中国造船业的深层次脆弱性正逐渐浮出水面。熔盛的危机紧随着STX大连和南通明德的脚步,这两家船厂也发生了种种财务问题。
“如果熔盛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你就不难想象国内一些二级船厂的情况怎样了,”一位经纪商说道。
据业内一家常被引用的分析评估公司称,约三分之一的中国造船厂在财务上是很难为继的,可能有倒闭的风险。然而目前的破产率还远低于这个估测水平。
但中国船厂似乎无法突破低价的枷锁,他们过去十年里的急剧增长就是基于低价市场成长起来的。尽管从获得的新单量来看,中国仍是业界领袖,但业务大多来自低价值低水平的散货船,且以跳楼价赢得了这些订单。从经纪商Clarksons得到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前5个月里,中国船厂赢得订单量1750万载重吨,超过韩国的1470万载重吨。但从价值来看,中国的高订单量仅带来77亿美元,而韩国却达128亿美元。
熔盛自己也很快找到了原因,把目前的困境归咎于困扰中国造船业的普遍问题。在一份声明中熔盛说道,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称“金融机构收紧了对造船商的信贷发放,许多船东延迟、重新磋商及拖欠款项”。
熔盛备受关注的困境,以及其它船厂出现的种种问题,将很难让西方银行或船东提高对中国的信用及风险评级。而船东们到中国下单时,甚至可能会寻求更低廉的价格。
经纪商指出了许多中国造船厂赖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政府支持的出口信贷,以及国内商业银行为新造船项目提供融资的时间还能持续多久。
中国进出口银行有利的出口信贷条件向来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吸引着各国船东前来订船。但这类软融资未必能够持续太久。《贸易风》对中国参与的相关谈判进行过报导,此次洽谈的目的是为了在船舶出口信贷上达成一个国际共识。(见“中国就船厂援助问题寻求谅解”一文)
国内商业银行在财务上已有些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政府的融资焦点正越来越倾向于助力金融板块。
熔盛的财务困境可能会成为一个开端,此后的中国造船业甚至会更为艰难。
英语原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