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3|回复: 0
收起左侧

船舶各行其道 江港巧变海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船舶各行其道 江港巧变海港
  “原来跑香港,一个月最多两趟,因为长江上不好走,又不能夜航。现在每个月起码能跑三四个来回。你说这效益能不提高吗?”7月8日,当记者见到江苏华江海运有限公司远洋船长徐永祥时,他正在为本周四即将停靠南京新生圩港的船舶忙碌着。
  长江江苏段全长364公里,穿越省内经济最发达的8个省辖市,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江苏海事局副局长王士明告诉记者,以前,船舶在长江航行沿袭“上行走缓流、下行走主流”的传统航法,随着船舶流量的逐年增加和航运生产力的发展,大船与小船、速度快的船与速度慢的船互争航路,险象环生,事故多发。1997年1月10日,15000吨级海轮“东吉”轮与5000吨级海轮“如意2#”轮在镇江长江水域发生碰撞,导致“如意2#”轮沉没,12人死亡。究其原因,就是两船同争一道。
  如何让船舶合规、安全航行,成为长江航运亟待破解的课题。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成为这一国际规则在我国内河水域的首次实践。
  何为船舶定线?王士明解释:“大船分道,小船分流;避免交叉,各自靠右;责任明确,便停易走;促进先进,照顾落后;保障安全,管控一流”。
  统计显示,2002年至2012年,进出长江江苏段的船舶由43.4万艘次上升为近200万艘次;水路货运量由2002年的1.96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10.62亿吨,增长了5倍。而安全事故由2003之前的年均120件降至目前的年均50件左右,单位载货量事故率由2002年的每亿吨59.11件降至2012年的每亿吨2.64件。十年来,累计减少事故经济损失45.67亿元,人员伤亡损失减少38.26亿元,污染损失减少4.28亿元。
  数据显示,通过船舶定线制,建成水上高速公路,部分水域夜间船舶流量占日流量比例为40%-50%,平均为37.61%,最高达到62.48%。进出长江江苏段的超大型船舶年增长量超过20%,数量由2002年的1029艘次上升到2012年的11963艘次,增长了10.6倍。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瑞斌坦言,船舶定线制推动了长江江苏段港口向海港转型,“国际海港区”正在形成:实行船舶定线制的十年,国际航行船舶货运量超两倍,外国籍船舶货运量翻三番;万吨级码头从120个增至340个;江苏沿江亿吨大港跃升至6个,占全国亿吨大港总数的三分之一。
  据测算,定线制实施十年带来增量效益151.22亿元、减损效益127.43亿元,通过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和拉动效应4445.10亿元。
  江苏海事局通航处处长李宏兵告诉记者,2015年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建成后,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第五、第六代大型远洋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可减载乘潮通航,长江江苏段深水岸线资源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4 20:32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