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3|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本扬帆扬子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2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7月的无锡一如往昔的闷热难耐,但这并未令资本的触角有任何的却步。有着全国百强县状元之称的江阴市,云集着20多家上市公司,“扬子江船业”就是其中之一。采访时,恰逢三位来自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正在对位于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的新扬子造船厂进行实地考察,面对精明的投资人的提问,扬子江船业对答如流。据介绍,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接待两三拨前来亲自了解情况的投资人。

  成立于1956年的扬子江船厂当时仅仅是个 县级船厂,经历了1999年的改制重组以及2007年的新加坡上市,跃身为中国造船业第一家海外上市的著名民营公众公司。为探寻其越级发展的路径,《首席财务官》记者特别奔赴江阴,深度采访了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主管财务与投资的集团副总经理缪为群和集团企业管理科科长、上市办主任张耀。

  改制重组业务聚焦


  1999年12月22日,由扬子江船厂改制而成的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总股本为3573.3万元,其中国有股占30%,职工持股占70%。作为中国国有船厂第一家改制的企业,扬子江在船舶工业企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改制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产权清晰,为日后的上市“疏经活络”。

  据缪为群介绍,2000年前扬子江船厂仅有30万平方米的主厂区,“由于场地资源和水岸线资源紧张。造船、修船、拆船什么业务都有,但什么都做不大。” 因为,“发展造船业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基于这个判断,1999年时任厂长的任元林毅然决定取消了修船业务、搬迁了拆船业务,用整合修船、拆船的资金和改制募集资金,新建了5万吨级船台和万吨舾装码头,改建了3万吨和1万吨2个船台,随后又调整产品结构,从原来只能生产3000吨级以下的船舶,提升为能生产万吨级船舶。但受老厂地域条件的限制,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另辟蹊径。2004年10月,以公司董事长任元林为组长的新扬子前期五人筹建小组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最终决定在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投资组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突出主业,全力发展造船业。

  资本助力决胜狮城


  产业的成长空间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在选择新进入对象时,不仅要选择利润好的企业,更要选择所属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2002年中国在全球新船中的份额为13%,至2005年中国占世界市场份额攀升到17%,2006年中国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首次位居世界第二,超过日本、直逼韩国,全球造船业的订单正向中国转移。

  改制重组后的扬子江在2006年销售收入就已超过20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自身发展势头很好,但与中国造船业的爆发性发展相比,企业自身积累资金的速度还是太慢。为了迅速做大做强,打入国际市场,扬子江选择了开启资本的魔方。

  缪为群总结了关于扬子江上市的三个必要性:首先,船舶业占主导地位和优势的仍是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的体制更符合市场化的要求,但从根本上讲民企的实力和规模与国企还是差距很大的,所以上市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来改善生存环境;同时IPO募集的资金也是对新厂建设的一大支持。其次,上市以后公司必然更加规范透明,这样才会产生信任。船企的信用度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外,上市之后不但有自己的动力,而且还有外部的压力,二者合力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步伐,也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为破解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瓶颈,很多民营企业选择了“红筹模式”的海外上市之路。即先在海外离岸金额中心注册“壳”公司,然后引入一笔“过桥”资本,收购国内实体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实现国内公司间接上市。红筹模式的优点是市场成熟、透明、路线清晰,而且面向国际投资者,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缺点是上市成本和维护费用都比较高,此外,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也是权衡这一模式利弊的重要因素。


  缪为群坦言,由于扬子江的客户主要来自于德国、加拿大及其他欧洲国家,而且订单数额巨大,选择海外上市显然更切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有100多家,但规模都不算太大,主要是新加坡资本市场比较小,但是由于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它本身就是船业与航运中心的代名词,在新加坡上市能够有力凸显扬子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造船领军型企业的地位。“造船、修船板块是新交所的优势板块,社会对船舶业的认可程度比较高。”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的张耀,2005年10月加入扬子江集团,全程参与了上市工作。在此之前,他在江阴的另一家“买壳上市”的公司工作,对这样的资本路径并不陌生。“按照红筹上市模式,上市过程同时有四根主线贯穿:上市集团架构的重组、三年财务数据审计和盈利预测审查、完备各项法律事务、制作上市招股书。”从签下第一份中介合同,到重组、审计,取得交易所和金融管理局的批准,直至最终实现挂牌交易,此过程之中的复杂、严谨、周密、透明让张耀记忆犹新。

  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扬子江启动了红筹上市的进程,剥离了与造船主业没有直接关联的四家子公司,同时增加了对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的投资比例,形成了对新扬子造船的控股。并赶在2006年9月份国家出台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前重组所需要的全部工作。据悉,自从该规定正式实施后,跨国收购获批艰难,所以这个“时间窗口”扬子江赶得漂亮。

  2006年8月起,集团董事长任元林亲率张耀等上市小组成员一起赶赴新加坡,与各中介一起召开了招股书各稿的讨论会议,对招股书编写的基本内容和主题进行了明确。随后,招股书的不断修改,正是上市公司故事的不断演绎,一个清晰完美的投资故事已逐渐向投资者展示。一直到2007年2月底向交易所正式递交,并经新加坡交易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发行定价后,招股书才算最终定稿交付印刷,一个快速发展、高速成长的造船企业展现在全球投资者面前。

  2007年4月18日,“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并于2008年1月被计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在新加坡上市的130多家中国企业股票中仅有三家进入了海峡指数。扬子江船业上市规模共33亿股,包括按交易所规则实施“绿鞋”条款,共发行流通11.42亿股,每股发行价为0.95新元,共募集资金约55亿元人民币。上市首日开盘价为每股1.30新元,收盘价每股1.34新元,与发行价相比涨幅41%。创造了四个“中国第一”: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造船企业;我国在新加坡上市企业首发融资规模第一;以39倍的高市盈率排列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发行市盈率第一;新加坡第一只全球发行的中国股票。扬子江船业的成功上市,对新加坡股市的意义也非同寻常,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交所不能吸引大型企业”的传统观念,大大增强了新加坡股市的吸引力和活跃性。

  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可以说是民企出海上市无可避免的暗礁。选择优质的中介团队,借助外力避免“触礁”尤为重要。在经各方面的推荐和中介机构自荐、互荐之后,以董事长任元林挂帅的上市小组对各上市中介机构进行了几轮筛选,通过交流、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最后确定了以瑞士银行(UBS)为首的中介机构团队,其中瑞银为发行主理商,新加坡星展银行为副主理商,ICH资本集团为财务顾问,普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师,兢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为中国方面的律师,瑞德律师事务所和伟凯律师事务所分别为新加坡和美国方面的律师。“这些中介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和特点,具备良好的把握市场机会和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力。这种项目只有通过国际性的公司才能做好。”张耀对这支中介团队颇为认可。

  根据瑞银分析师先期进行的中东、欧洲预路演,各地反响踊跃,于是瑞银将目标推高,建议公司到美国路演,并愿意承担在美国路演的一切费用以及相关律师费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UBS增加了承销佣金。而同时扬子江船业增加IPO募集的资金、形成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企业自身的预期。

  熊市 雄心


  相对于上市首日每股1.30新元的开盘价,采访当日扬子江船业的股价为0.80新元。很多新交所的其他股票也都纷纷在一片熊市下承受着“破发”的命运。“股票已经严重背离价值,我们正不断回购股票,公司要向市场表明,我们是有信心的。”缪为群认为世界经济形势以及船舶行业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股价的“非理性波动”。“资本市场本身弹性很大,企业本身很难改变大背景,我们能做的是――做好自己,发展壮大。”

  近期,中国的出口制造型企业还承受着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这两大压力。船舶生产周期长,而且主要是出口,所以钢铁价格波动以及汇率变动对造船成本影响很大。这同样也是投资人非常关心的两个方面。


  目前扬子江船业的现金流状况良好,对于供应商多采取预付款的方式来长期锁定价格。但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造船的主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只能随行就市,“造船开工前3~4个月,我们会考虑时间因素,与重钢、鞍钢、南钢以及新余钢厂等伙伴钢厂提前确定钢材价格。同时我们会提高预付款比例,这样也能拿到相对好的折扣。”缪为群在详解了如何应对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压力后,又谈到了对冲汇率的办法,“除了适当加大进口设备比例,我们也做一些期汇交易来对冲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波动。”

  上市融资本身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通过上市规范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上市前企业重组规范脱胎换骨的经历,就不可能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现在的扬子江,是一个有着多个分子公司的集团企业,数据共享、流程固化、管理透明,需要辅以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记者采访到了扬子江集团负责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栾良兴,据他描述,自从2006年企业实施了用友NC集团化管理软件后,以查库存为例,物资模块的代码有三个,统计库存时,几个月的原材料都可以快捷查实;固定资产模块也是如此,以前设备折旧只能大致估算,现在可以更加精确,一目了然。管理的基础在于企业的透明度,缪为群认为,“公共资源的统一性和以财务为核心的集团化管控效率的提升是信息化最明显的应用效果。”

  在资本市场的冬天,扬子江船业同样保持着自身的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产能不断快速释放的扬子江船业,已手握500多亿元的订单并排到了2012年。其中大部分来自海外船东,但也有国内的大宗订单,比如2007年底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一次性订了20艘4250标准集装箱船舶,整个合同将近100亿元人民币,缪为群不无自豪的表示,“在当时也算是中国国内最大一笔造船订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牛B哄哄的,跌的那么厉害,还敢吆喝,老任就是够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0 08:10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