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技术创新、材料和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工夫,我国船配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实现后发赶超将并非传说
●企业要有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意愿,国家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在产品生产和安装过程中,一定要选备合格的材料,并实行精细化管理。
●完善便捷的售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强化服务意识并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的素质。
我国是造船大国,然而,国产自主品牌的甲板机械产品却十分鲜见。这对正在积极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内船舶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国产自主品牌甲板机械究竟能不能突破眼前的困局,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呢?长期从事船舶辅机教研及技术实践的原大连海事大学教授、现大连万方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费千表示,船舶甲板机械产品技术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下决心组织攻关,并在材料、管理及售后服务上下工夫,国内企业一样能够生产出市场认可的自主品牌甲板机械产品。
善于推陈出新
费千认为,国内配套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推陈出新,不断研制具有自身技术特色的产品。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国内企业要追赶和超过跨国企业,并非可望而不可即。
日本液压马达反超英国产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斯塔发液压马达原来是英国的专利,它的偏心轮距是固定的。日本人在购买了这一专利技术后,经过反复研究,将原先的固定偏心轮距变成可调节的偏心距,而且增设了一个恒功率调定阀,将定量液压马达变成了恒功率变量液压马达。锚机拔锚负荷大时,马达的偏心距就相应增大,排量增加,扭矩增大而转速降低;锚机拔锚负荷小时,偏心距就变小,排量减少,扭矩减小而转速提高。相比定量马达,变量马达具有减少损耗、充分利用能量等优点。因此,日本研发的变量液压马达投放市场后,深受用户欢迎,很快就将英国的定量马达挤出了市场。
这一经验很值得我国甲板机械企业借鉴。当然,技术创新并非朝夕之功,而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为此,企业要有相应的风险投资意愿,国家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解决材料和管理问题
“有的甲板机械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症结主要不在设计方面,而在于材料不过关和管理太粗放。”费千以液压系统为例阐述了原材料和工艺管理的重要性。据他介绍,宁波一家生产液压备件的公司,为了使备件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在全国各地寻找合格的备件原材料,结果未能如愿,随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相关企业定制,但材料合格率依然很低。无奈之下,该公司只能从德国进口原材料,现在生产出来的备件已经完全能够替代进口产品。
同时,液压系统对清洁度的要求很高,液压油颗粒污染度不达标,轻则堵塞液压系统阀体引发系统故障,重则损毁液压泵、马达等元器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据费千介绍,国内某远洋公司1艘远洋船上的液压转叶舵机因在安装时杂物进入内部,结果出厂不久就要大修,而舵机厂原本承诺舵机使用10年也不用检修。另据大连万方公司统计,该公司每年接到的船用液压甲板机械修理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解决液压系统污染造成的问题。因此,国内配套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选备合格的材料,并实行精细管理。
高度重视售后服务
创建任何一个品牌,完善、便捷的售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这在船配领域更是如此,因为售后服务对常年航行在海上的船舶尤为重要。
费千指出,目前,国内配套企业主要把人力物力放在生产经营方面,对售后服务关注不够,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大连海事大学实验室曾用过国内某配套厂生产的液压舵机,该产品只使用了七八年就坏了,校方向生产厂家求助,得到的答复却是“原来的产品已不生产,没法提供配件”。1艘新船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5~30年,假如船东遇见这种情况,今后将不会再购买这一厂家的产品。
此外,国内甲板机械企业售后服务人员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也亟须解决。国外品牌甲板机械产品售后服务都由专业功底深厚的工程师承担;而国内配套厂家派出的售后服务人员大都是一些专业知识不足的技工,解决一般常规的问题还行,一旦碰到比较复杂的故障,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没法和用户进行更深入的技术交流。这样既不利于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企业形象,更不利于今后企业改进、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因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用户对各种甲板机械的优点及缺陷都了如指掌,这些都是技术人员改进产品设计时难得的第一手宝贵材料。配套企业把一些技术功底深厚的工程师派往售后服务一线,一方面可以快速帮助用户排除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另一方面,还可以收集整理用户在产品使用后的反馈意见,然后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这也是企业推陈出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我国甲板机械企业能在以上三方面多下工夫,那么创建自己的品牌将不是遥远的目标,而对国内船东来说,不再忍受国外品牌甲板机械厂家高价格、长周期备件供应以及高价售后服务的三重“煎熬”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