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以来,世界造船业进入30年不遇的市场高峰期, 船舶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造船新四极的独立一极。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我国目标锁定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将长江口地区列入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地区之一。江苏省政府在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中,也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沿江开发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十五”期间,江苏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700亿元,出口交货值410亿元,造船产量达到700万载重吨,年均增速35%,造船总量连续五年居于全国前位,高于全国增速12个百分点,几家大型骨干企业手持船舶订单1123万载重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4。目前,江苏已成为我国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最有前景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江苏海事局充分发挥海事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履行各项职能,主动服务造船业发展,正全力助推江苏造船业腾飞。
主动服务岸线开发 帮助造船企业安家落户
船舶建造企业临水而建,拥有岸线和水域资源,是造船企业安家落户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长江沿江岸线的不断开发,岸线资源越来越宝贵。江苏海事局在辖区岸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依法对岸线开发进行通航安全审批,帮助造船企业安家落户。
长江口北支水道全长约83公里,曾一直处于自然状态。从2003年起,南通海事局密切关注长江口北支河势变化,及时向启东市政府提出了“建设长江口北支入海航道、创造启东沿江18公里中深水岸线”的建议。2006年10月,长江口启东港入海航道建成,航道全长46公里,宽300米,侯潮通航水深8.2米,可常年通航8万吨级空载船舶,非常适宜发展船舶产业。一个新兴的沿江船舶工业园应运而生,在3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拉开了启东市船舶修造产业的框架。一批投资规模大、占用岸线短、科技含量高、市场关联度大的船舶修造项目相继落户。日前,随着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二重重大技术装备出口基地等相继落户长江口,该市18.3公里长江北支岸线上,分布了总投资330多亿元的22个船舶修造及相关企业,平均每公里岸线吸引投资18亿元,中国一流船舶制造基地正快速崛起。
在依法对岸线开发进行通航安全审批的同时,江苏海事局还发挥海事专业技术优势,帮助造船企业科学选址,在企业港池、码头建设中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为其解决航道、码头前沿航标设置、码头开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确保一旦投产,各方面运作均能正常进行,一系列配套举措使得造船企业在江苏安家落户更加安心。
目前,江苏省已经形成以中远船务、中远川崎、中远钢结构为龙头的南通船舶工业基地,以新世纪船厂、口岸船舶工业公司、苏美达船厂、三泰船业为骨干的泰州船舶工业基地和以扬州大洋、金陵船舶有限公司为主力的扬州船舶工业基地。世界几家大的船东均在江苏定造船舶,长江江苏段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船舶建造基地,江苏船舶工业企业的船台基本已经定到2012年。
率先突破融资瓶颈 助力造船业做大做强
江苏船舶工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底子薄,融资和融资担保困难;而船舶建造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造船资金需求量相当大,一艘船舶的保函或设备购款动辄数千万、数亿人民币,融资和融资担保问题是制约江苏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为此,许多企业想到了通过抵押建造中的船舶来融资,但由于我国金融监管规定以及防范风险的需要,全国几乎没有登记机关受理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
为了支持江苏船舶工业的发展,江苏海事局积极探索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参与起草并推进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试点办法》,在全国率先开展船舶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帮助船舶工业企业解决了融资难、开保函难的问题。截至2008年7月底,江苏海事局共办理108艘建造中船舶(合同价值230多亿人民币)抵押登记,帮助企业顺利融资近100亿元人民币,规避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保障了270万载重吨船舶的顺利出口,创汇110亿元人民币。湖北、山东等地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到江苏学习并推广做法。
融资瓶颈的突破,大大加快了造船企业生产经营、做大做强的步伐。以靖江市新世纪和新时代造船公司为例,仅2007年一年,就交付船舶18艘计132.12万载重吨,实现产值101.37亿元、销售收入101.78亿元。目前靖江地区造船企业在手订单合同总金额60多亿美元,生产计划已排至2011年底。到2010年,靖江造船将形成600万至7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及配套产业将形成年销售500亿元的规模。
打造水上高速公路 助推中国巨轮走向世界
要想富,先修路。
对于造船企业而言,顺利、便捷地让造好的船“走出去”,按时交付给客户,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往往耽误一天就是数万美元的成本。
为打造一条船畅其行的“水上高速公路”,2003年,江苏海事局率先在长江江苏段进行航路改革,实施船舶定线制,优化通航环境。5年来,一条高效便捷的水上高速公路已日趋成熟,船舶“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随着通航环境的优化,新造船舶进出长江难已成为历史。目前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定造30万吨VLCC船舶、江苏新世纪定造7.34万、11万、16万吨的船舶成为可能,金陵船厂、南通熔盛等骨干企业基本已从承接小型船舶订单升级为承接大型船舶、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其新建设的船坞几乎都是按照建造30万吨船舶的标准设计,真正实现了“大船大港”的目标。
新船出坞和试航,安全更是关键!
新造的船舶往往技术状况不稳定,进出船厂和试航安全得不到保障,需要海事机构给予特别的服务。江苏海事局通过实施定线制,组织通航秩序,对所有新造船舶行政许可手续开辟“绿色通道”等举措,为每年建造的1000多艘船舶在长江水域下水、出坞、水上舾装、安全试航或安全出海试航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培植能提供新造船下水、试航、交船等全面服务的船务企业,成功解决了新造船舶试航难的问题,提高了长江江苏段船舶建造企业竞争力。目前,一艘艘江苏建造的中国巨轮,正沿着这条安全畅通的“水上高速公路”驶向世界。(来源:江苏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