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船舶制造业似乎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据统计,7月份中国承接新船订单量暴涨,接近1200万载重吨,位居全球第一。然而,业内人士却是亦喜亦忧,担心今年船舶制造的原材料大幅上涨,同时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侵蚀整个船舶制造业的利润。而中国民营船企逆势大量接单,可能是“打肿脸充胖子”,由此背上发展的包袱。
逆势而上
民营船企接大单
在全球船市走弱,中国船市上半年船舶接单量大幅回落的背景下,7月份承接新船订单量让许多人为之振奋。
据统计,7月份全球新船成交超过2000万载重吨,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与此同时,中国船企囊括了约全球60%市场份额,接单量达到1191.1万载重吨,又一次位居单月新船接单量世界第一。需要指出的是,7月份我国船舶订单量远远高于韩国的590.4万载重吨。
“从承接企业来看,民营造船企业民为今年特别是7月份的主力军。”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说。
对此,记者也注意到,上月江苏熔盛重工承接到淡水河谷12艘40万吨巨型矿石运输船只(VLOC),共计16亿美元。与此同时,九江银星造船公司也一次接获大连海昌轮船公司20艘6万吨级散货船订单,总造价9亿美元。
“仅此两单,已占去当月全国订单的半壁江山。”包张静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民营船企接单量也是占到近五成。
“由于央企订单饱和,所以民营船企获得了更多机会。”中信建投机械行业高级分析师高晓春表示,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中央企业(包括两大船舶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以外的地方造船企业,新承接船舶订单占全国总量的48%。
喜忧参半
大单获利成未知数
然而,大量接单对目前的中国船企而言,却未必是好事。
“7月份韩国船企承接订单较6月份大幅减少,且多数订单集中于老牌造船企业,先前比较活跃的新兴船企接单稀少。”一位业内人士直言,7月份韩元对美元升值3.35%,使得韩国船企的接单心理微妙变化。
对此,包张静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出相同的担忧,“今年船用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加之人民升值,都在侵蚀着船企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大单能否获利的确让人担忧。”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民营船企在接单价格上并无优势。据记者了解,我国船舶订单价格普遍较韩、日两国低15%左右,而民营船企的报价或许更低。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以熔盛重工与淡水河谷的订单为例,5月份挪威佛力士的统计数据显示每艘单价为1.42亿美元,而7月份所报单价却降到了1.33亿美元。中国民营船企靠低价逆势大量接单,可能是“打肿脸充胖子”,由此背上发展的包袱也未可知。
对此,记者注意到,近日已有日本造船公司(三井造船)出现盈利预警,表示受到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影响,今年公司盈利有可能会下跌。
但是,高晓春对于上述船企未来发展却持乐观看法。“日本船企盈利能力原本比韩国差,更次于我国,其出现上述情况并不能说明问题。而且,目前国内船板价格已有回落迹象,一年后其价格还会如此之高吗?”
并且,他分析认为,国内钢铁企业产能扩张巨大,更给未来船板价格回落打下铺垫。同时,由于目前船企新接船价仍处高位,如果原材料价格回落,船企盈利空间无疑将更有保证。(来源:上海证券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