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9|回复: 0
收起左侧

浙江省船舶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浙江省船舶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在当前惨淡的市场形势下,转型、升级是船企谋得生存机会的主要途径,但船舶行业的滞后性特点使得某些船企的转型成效有待时间考验,企业想在市场站稳脚跟,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只有练好内功,才能不惧“严寒”。
    依然被“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这三座大山压着的浙江船舶工业,正积极寻找着出路。目前,调整产品结构、升级主打船型以及实现特色化发展,已成为众多浙江船企在严峻形势下谋生存、求发展的主要路径,他们力求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新生。
    根据2012年浙江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显示,该省三大造船指标在全国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稳中有升,但从船企个体发展情况来看,两极分化的迹象正逐渐显露。去年,浙江省在主要造船指标和经济指标上排名前十位的企业的相关指标合计数在全省所占的比重较2011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该省骨干企业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通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建造效率和造船精度、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等多种有效措施,使其接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稳步提高。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浙江省部分中小型船舶企业因生产设施和技术能力的限制,竞争力被大幅削弱,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去年,舟山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基地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不仅如此,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东风的引领和推动下,海洋工程装备成为该省船企产品结构调整转型的主要方向,一些有实力的船企不断探索,在进军海工市场方面实现了突破,比如,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签订了一座90米海工自升式作业平台订单,并已开工;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正积极洽谈关于承接建造一座三桩腿的悬臂梁海洋自升式钻井平台;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则始终保持着海工辅助船建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不过,海工市场虽热但需要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而且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更多的船企在观望这一领域的同时,选择通过提高船舶配置、提升船舶性能、降低船舶油耗等方式,升级自己的“拳头产品”,以吸引船东的目光。其中,正和造船公司在这一方面就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自主研发的节能环保型6.7万载重吨散货船在今年年初已顺利开工,这是国内首获日本船级社(NK)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证书的新型船舶。据NK初步估算,该船型的EEDI指数将比传统同型船舶低25%左右。
    除了转型与升级,浙江省还有部分中小型船企由于充分认识自身的发展特色,始终在细分市场中夯实基础、提升技术,实现了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生产经营工作依然进行得有声有色,有的船企甚至在这些细分市场上树立了品牌,获得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逆势发展。比如,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在内河工程船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嘉兴、湖州地区的船舶制造企业则专注于公务艇的生产,还能根据船东需求提供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牢牢占据了全国公务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则在远洋渔船、挖泥船市场中屡有斩获,为企业今后两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去年年初以来浙江船企生产经营工作亮点频频,但新订单的严重缩水依然像一只大手掐住了船企的命脉,让许多船企难以喘息。开工不足、资金链脆弱、完工率下降等现象在该省大部分船企中不断涌现,经营情况不甚乐观。
    针对这一情况以及船企今后的发展,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的一位专家指出,转型、升级的第一步迈得是否坚实会直接影响到船企今后能否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因此,浙江船企应充分利用当前船舶行业的调整期,一方面积极参与浙江省2011年以来开展的船企生产条件评价工作,加强企业内外管理、技术改造和创新实力,努力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应适时转变发展思路,实时掌握市场新动向,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强对中短期市场预期看好的船型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在新型绿色环保船型、特种船型和海工装备等领域,尽快掌握相关的建造技术和核心要素,保持和发扬浙江船企在细分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做精做强,实现新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5 19:26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