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创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纪录
-->
4月9日,科考队员汤敬东(右一)亲吻许久不见的女儿。 圆满完成各项度夏科考任务的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今天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自2012年11月5日从广州出发,历时156天,4次成功穿越西风带,总航程29000多海里,其中冰区航行6000余海里,并首次到达南纬75°7.2′,开创了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新纪录。考察队由239人组成,队员来自全国64个单位。目前,还有40名越冬队员留守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并开始了漫长的南极越冬考察。
本次考察中,南极科考队分别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雪龙船完成了53项科学考察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
在长城站、中山站及附近区,考察队顺利完成了生物、生态、地质、地球物理、空间物理、海洋、大气和环境、冰川、冰架等现场科学考察任务,完成了可再生能源微网建设、中山站新宿舍楼、发电栋建设工程、科研和后勤设备维护等站务工程。
昆仑站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昆仑站开展科考工作,历时58天,往返2500多公里,内陆冰盖考察队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条件,在多个科考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试钻深冰芯成功;在世界上率先获得第一批南极地区最大口径天文学光学望远镜观测数据;深冰探测取得重要发现,找到冰盖由底部快速“生长”的三维雷达图像证据;冰盖测绘、冰—气现代过程和生态地质学考察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此外,昆仑站二期建设和冰芯钻探场地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加速推进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冰盖考察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
本航次大洋考察是我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正式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南极考察航次,共计获得6个断面64个站位的数据和样品,在参加的人数,考察的项目、时间、航程、质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创造了我国南极考察南大洋调查近30年来的新纪录。
除了科学考察方面的成果外,第二十九次南极考察队还顺利完成了中山站物资卸运和新站选址等重要任务。在中山站期间,科考队克服了暴风雪带来的各种困难,共卸运各种物资2700余吨,并创造了自我国中山站建站以来输油管线最长和单次输油量最多的历史纪录。在南极罗斯海区域、内陆冰盖考察途中和南极毛德皇后地,考察队按原计划顺利完成了在南极新建考察站选址的调研任务,并初步确定了新站位置。
链接
我国计划新建两个南极科考站
在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我国将新建一个内陆夏季站。此次科考中,我国科考队员顺利完成了新站的选址调研。此外,我国还计划在南极新建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
目前,世界各国通常都是在无冰区建立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考察站,并派遣越冬队员和度夏队员赴南极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在南极已经建立了3个科学考察站,其中长城站、中山站是常年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是内陆夏季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