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次科考队凯旋 开创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纪录
-->
昨天,“雪龙”号停靠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4月10日消息:昨天上午,圆满完成各项度夏科考任务的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此次考察自2012年11月5日从广州出发,历时156天,分别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雪龙船上完成了53项科学考察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并首次到达南纬75°7.2’,开创了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新纪录。
其中,昆仑站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的科考工作取得多项突破:试钻深冰芯第一钻成功,获得长约11.2米的深冰芯样本,有助于科学家恢复过去5000年中该地区的气候记录,冰穹A地区的冰芯钻探难度比南极其他地区更高,此次深冰芯钻探零突破具有重大科研价值;在世界上率先获得第一批南极地区最大口径天文学光学望远镜观测数据,为天文学家后续的超新星研究等奠定基础;寻找到冰盖由底部快速“生长”的三维雷达图像证据,为冰盖稳定性与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大洋考察方面,此次考察是“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正式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南极考察航次,共计获得6个断面64个站位的数据和样品,在参加的人数,考察的项目、时间、航程、质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创造了我国南极考察南大洋调查近30年来的新纪录,是我国南大洋考察面向海洋资源环境目标、实现多学科融合考察的一次有益尝试。
除了科考方面的成果外,第29次南极考察队还顺利完成了中山站物资卸运和新站选址等重要任务。新站包括一个夏季考察站和一个常年站。前者选址初步定位伊丽莎白公主地区,该地区年平均温度零下36℃,海拔2000米以上,距离中山站520公里,可以辐射到多个重点科考区域,为冰川测绘等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支持。常年站初步选定在罗斯海区域。
在昨天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也介绍了新极地考察船的项目进展情况。据了解,该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获批,由芬兰某公司负责总体设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负责详细设计。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由239人组成,队员来自全国64个单位,目前仍有40名越冬队员留守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并开始了漫长的南极越冬考察。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副市长姜平出席欢迎仪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