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曾是一家声名显赫的公司,如今,却似乎已经日薄西山了。
春节期间,和几位朋友聚会时,随意聊起振华重工面临的困境。一位在上海某知名企业任职的A先生感叹道:“为何成这种局面?多年以前,这可是我们上海国资倡导学习的榜样啊!”
很多企业界人士在听到这个消息时,都跟A先生一样深感吃惊。其实,早在1月31日,振华重工就发布业绩公告称,预计2012年度亏损额将在9.5亿元到10.5亿元之间。不过,这个消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看到的人也只是一扫而过:怎么亏了那么多?而并没有想到这表面的亏损只是冰山一角。
“现在的振华重工就像红楼梦中的荣国府一样:外强中干,几乎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了。”一位资本市场人士M先生这样对《中国机电工业》分析,他2006年加盟振华重工,2010年离开,可以说,亲历了振华由极盛转而渐衰的过程。
这一判断也得到了振华重工某供应商的认可,该供应商曾长期为振华重工提供某重要零部件的表面处理,正是这家供应商的创始人用了“日薄西山”一词来形容振华重工的现状。
经过与数位专业人士的深入交流,结合各种数据资料,笔者发现,振华重工的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一、研发无大进展,传统港机业务竞争加剧。
2004年底,振华重工研制出了全球首创的双40英尺岸桥,大大提高了集装箱装卸效率(普通岸桥每小时可装卸40个自然箱,双40英尺岸桥最高效率可达到每小时110多个自然箱,平均也可达70个以上),用钢量又只增加了30%左右。在迪拜港的一次现场展示中,一艘马士基拥有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10000多箱),卸载4000箱只用了6个多小时(6台同时工作);而通常在一般港口得18个小时左右——据传,在观看了这一壮观局面之后,马士基就对配备有双40英尺岸桥的港口青睐有加(船公司只有在船开起来的时候才能赚钱,停靠时得向港口缴纳停泊费等十余项费用)。此后,新加坡、釜山、宁波等全球凡是能称得上干线港的港口,都相继淘汰原有设备,买入双40英尺岸桥。数据显示,自1992年公司成立到2012年间,振华重工一共销售(已交付)2200多台岸桥,其中2005年才打入市场的双40英尺就有300台,占比超过13%。
“05-08年可以说是振华重工也是管总(创始人管彤贤)最辉煌的时候,毛利率最高达16%以上,此后就低得多了!”上述M先生说,“当然,这跟管总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进行研发有关,反复试验,也走过一些弯路。”
自2009年以来,就再没有这样激动人心的产品出现了。传统的集装箱起重机业务如此,新开拓的海工业务亦如此。其实,如果只看年报,列举的科技创新项目还是挺多的,但一则有些项目是重复出现的(比如,“海洋工程船舶动力定位系统集成技术”反复出现在2008-2010年年报中),另外,更重要的是,研发投入没有带来公司毛利率的提高。在资本市场看来,不能提高产品毛利率的研发费用,几乎就是变相的“领导福利”。
尽管振华重工围绕双40英尺岸桥申请了数百项专利,但一些竞争对手(如被并购前的上海港机等)还是规避了这些专利,做出了类似的产品。近年来,在传统港机领域,曾被振华港机逼退的一些老牌企业又卷土重来,新进入者不断涌现,竞争越来越激烈。可见,专利是守不住的,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