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面临着“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的种种严重不利影响,但是2012年南通市船舶行业在市场低谷中顽强增长,实属不易。这也再次说明,船企的转型升级,早转早收益。
作为国内船舶工业的重点集聚区域,南通市较早开始部署船企的转型升级,在2009年就制定出台了《南通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并从完善海工产业链、构建海工联盟体、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吸引专业人才等方面,开展了各项具体推进工作,从而使该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逐步超越、领先于其他区域。根据笔者手头的资料,2010年年底,南通市海工产业的产值就已经跃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海洋工程市场1/3的份额;到2011年年底,其海工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再到2012年年底,该市海工产值继续保持增长,达到154亿元,不仅成功实现了产业规模的三级跳,而且在全市船舶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首次超过10%,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在全球造船市场持续低迷,而海工装备需求相对较旺的当下,南通市船舶工业的稳定增长,无疑就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注脚。
其实,在南通市内,还有着更好的例证。据笔者了解,南通市下辖的启东市,虽然在船舶工业上起步稍晚,但由于坚持了优先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产业导向和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了中远船务海工公司等一批海工企业,目前该市已经集聚了20多家海工企业,2012年其海工产值已经占据南通全市的半壁江山。而其他几个县市,由于普通常规造船业比重仍旧较高,近年来则多半呈现出不进则退的局面。
转型升级,不应是船市遇冷时期的临时抱佛脚,而应当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大势使然。所以,早转早收益,早转早主动。在这一点上,南通市的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